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7|回复: 0

水南村之行

[复制链接]

0

主题

277

帖子

108

积分

游客

积分
108
发表于 2004-12-31 13: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南村之行

三亚宁远河畔,座落一个海南四大文化古村之一的村庄——水南村,早就耳闻它浓厚的古代文化,秀丽的自然风光,活跃的乡村经济,却一时不缘亲临。
据史载,早在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设置珠崖郡(今三亚)时,水南村就已居住村民,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水南村曾成为吉阳军署(今三亚)驻地,历代不少贤相、名臣、学士被贬或流寓到水南村时,惊叹来到另一世外桃源地,他们咏歌吟诗,抒情脉志,熏陶了水南村的古代文化根基。
     今年盛夏一天,天色刚透亮,我与市委办干部搭乘一辆面包车到水南村参加义务劳动,有幸亲临心仪已久的水南村。
站在水南村口,晨光洒满大地,一座镶嵌红色瓷砖的大牌楼在阳光照射下相映生辉,甚是雄伟美观。牌楼上中方浮雕着染上金黄色涂料的三个大字“水南村”,雕得刚劲飘逸,让人肃然震撼。
     “水浒村南隐暮鸦,近溪茅屋傍渔家。夜来雨过疏藤响,滴落滨榔半树花。”清代康熙年间崖州知州郑懋昌写下这首《水南暮雨》七律诗曾把水南村农渔风物描绘得怡静秀丽、清新自然。
      踏进水南村,今日的村庄依稀再现昔日前人笔下描绘的临海傍河、田园阡陌、瓜果飘香的景色外,且更有另一番新象。看!先映进眼帘的是一条明亮洁净的水泥硬板化村道蜿蜒贯穿村庄,似是一条白丝带款款飘动;村道两侧一排排笔挺的槟榔树迎风发出阵阵婆娑声,像是欢歌来临的各方客人;槟榔树众中对称竖立着的一根根精巧别致的乳白色路灯,在阳光映射下格外炫目;错落有致的簇簇花圃里的三角梅花争艳绽放,散发出幽幽精香,令人心旷神怡。
      慢步水南村里,只见幢幢新型雅观的小楼房拔地而起,前庭后院槟榔摇曳、椰树垂挺。香蕉、芒果、荔枝、龙眼等热带水果长得挂果压枝,满眩绿意。庭院内猪牛满栏、鸡鸣鸭欢、狗吠鸽翔,洋溢着浓郁的一种丰足农家气派。偶尔,在这新型的众多楼房中,也能瞥见少许的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两层老屋。墁砖铺地,缕缕青苔履盖着层层台阶。青砖墙壁,壁面灰中乏黑,房檐屋角雕花刻纹,虽历经岁月风雨沧桑,却保存很坚固,可依稀浮现出明代“弦诵声繁民物庶,宦游都道小苏杭”的水南村风采。
      时近晌午,天空骄阳似火,虽是农闲时节,水南村道上依旧喧闹。小伙子们开着一辆辆麾托车擦着我身边风驰而过,车上拉着一包包备着下地的种子和化肥。姑娘们在车上手抱着小伙子们后背,哼着歌儿随车同去。农妇们挑着一担担沉甸甸的早收瓜菜,匆忙忙赶着上集。老人们泡着一壶壶茶水,或坐在店铺里,或坐在树荫下,谈古论今,下棋打牌,忙得不亦乐乎,个个脸上显露出颐养天年的神态。
      正转悠着,一个典型的农家汉子突跃在眼前,他槐梧结实的身子、黝黑的皮肤、铜色的脸宠上泛闪着一双智睿的眼睛。经村民介绍,他就是村党支书裴书记。简单寒喧后,裴书记爽快地对我说:如今党的政策好,村民大多数人都勤劳致富,或承包土地搞农业种植、或搞瓜菜收购与运输、或挖塘养虾。可否,现在市委工作队又下村带动村民建设生态文明村,村民正朝着健康文明的小康生活迈进……。交谈中,一阵阵轻快悠扬的歌声随风飘进耳中,侧耳细听,歌词是:南山脚下,宁远河畔,崖州明珠我的水南家园……。裴书记告诉我,这是水南村歌《水南之歌》,是歌颂时代、赞美水南家园而兴起的一首家乡歌曲。
     不觉中,日暮西山,水南村渡上一层金黄色的晚霞,像披上一件色彩鲜艳的衣裳。村庄沉寂下来,到处飘溢着沁人心脾的浓浓饭菜香味,喧闹的村庄终于迎来一天安逸的时刻。
      别了!水南村,我一定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5 17:1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