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68|回复: 15

禁书好看么?

[复制链接]

0

主题

7235

帖子

3294

积分

游客

积分
3294
发表于 2007-1-29 10: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禁书好看么?

1月11日,在全国图书定货会开幕日,中国新闻出版总署邬书林副署长在召开的“通风会”上,宣读公布了一份“2006 出版违规书选”,对八部图书点名下达禁令,其后,相应出版社及责任编辑受到处理,图书全部被化纸浆。

八部图书的目录如下:
1、《沧桑》(上海文艺出版社):晓剑从个人经历视角讲述辛亥革命到大跃进历史的长篇小说。
2、《我反对――一个人大代表的参政传奇》(海南出版社):原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主编朱凌关于姚立法的报告文学。
3、《伶人往事》(湖南文艺出版社):章诒和。
4、《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中国广电出版社):国亚讲述150余年以来中国一个普通家庭命运的长篇小说。
5、 《风云侧记——我在人民日报副刊的岁月》(中国档案出版社):《人民日报》退休编辑袁鹰的回忆录。
6、《年代怀旧丛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和广西人民出版社):旷晨主编的四本对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国历史回串。
7、《如焉》(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胡发云讲述非典期间一名女子因互联网而放弃作副市长情人的长篇小说。
8、《新闻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朱华祥反映中国新闻工作者生存状态的长篇小说。
“违规”的原因,除了《风云侧记》被认为“泄露国家机密”外,其余未给出明确理由,章诒和的《伶人往事》更是被邬副署长明确向湖南文艺出版社指出是“因人废书。”
BG7YBK[size=4][color=red]这5杯分别为:[fly][/color][color=green]月中仙、[/color][color=orange]醉蓬莱、蝴蝶梦、梦星尘、彩灯艳[/color][/fly][/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35

帖子

3294

积分

游客

积分
329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伶人往事

章诒和

    二○○六年七月,拙作《伶人往事》的台湾版与香港版同时推出,其中几篇,如〈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尚小云往事〉、〈可萌绿,亦可枯黄──言慧珠往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杨宝忠往事〉、〈留连,批风抹月四十年──叶盛兰往事〉等,也已先后在内地报刊上刊出
    有人问:「你为什幺要写这些唱戏的艺人?」

    答:「艺人太有魅力了,他们是吸引我的独特群体。」

    我仔细想了想,自己第一次听京戏不是在剧场,是在杨虎(国民党龙华警备司令)家中。这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事了。一天上午,父亲对我说:「今天爸爸、妈妈带你去杨啸天(杨虎字)家吃饭。」

    杨家离我家不远,也是一座四合院。那天去的客人挺多,主人也高兴,拿出齐白石的两幅新作请大家鉴赏。饭后回到客厅,重新上茶。我端着玻璃茶杯瞧,先前的茶水是绿的,怎幺又换成红色的了?待客人坐定,杨虎笑眯眯地说:「现今小女在学梅派,想献上一段……」没等说完,大家就鼓起掌来。

    杨虎的小女儿一身布衣,清秀标致;身后是她的琴师,穿著长衫。只见杨家小女儿鞠躬后,即双膝跪地。

    我对妈妈说:「京戏怎幺是跪着唱呢?」

    母亲凑在我耳边,悄声道:「她演的是一个在公堂受审的女囚,当然要跪下了。」后来才知道,这戏名叫《三堂会审》,她扮演的角色叫苏三,一个含冤负屈的风尘女子。是京剧旦行,都会唱这一出。回到家中,我宣布:自己也要学两段京戏!可母亲告诉我,杨虎的小女儿每次学戏,继母都坐在旁边,一刻不离。错了,就呵斥;再错,就拧嘴,能拧到出血。于是,我不嚷嚷着「学两段」了。后来,我从事戏曲文学理论的专业学习,几乎是天天看戏了。我叹服伶人的高超和聪颖──居然能用形式感、程序性极强的歌咏、表情、身姿和手势,道出人类灵魂中的一切深浅不同的欢乐、忧愁、愤恨、哀伤、痛苦和惆怅来

    后来,父母都划为右派。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一时尝尽,这时伶人的温厚谦和,能让你的内心在瞬间颤栗却又难以名状。而受父母牵连的名伶叶盛兰、叶盛长、李万春、奚啸伯等人在一九五七年以后的不幸遭遇,更令父母内心充满自责和歉疚。

    再后来,就是在四川省川剧团被管制的日子了。受辱多年,多年受辱的同时也使自己有机会接触到艺人生活的深处和底部。高贵与卑贱、义气与世故的融合,万丈光焰与灰暗惨淡的交替,台上表演与台下做派的错位,令人惊愕不已。刚刚还精神抖擞地扮演一身正气、浑身是胆的英雄,下场就钻进单人化妆间给自己扎「杜冷丁」。「文革」中我被两个武生演员强按住,用剪刀在头上乱剪乱戳,身边的一个擅演粉戏的老艺人(男旦)死死盯着我,那曾经风情万种的眼神流露出恐惧和怜悯。他是同性恋者,被公安局定为坏分子。当时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的一位副部长也有鸡奸行为。可这位官员怎幺就没事儿呢?

    总之,人性中美与丑,都聚集在艺人的身上。而且生活形态的东西比艺术作品生动多了,也深刻多了。伶人扮演的角色都是艺术典型,其实最典型不过的就是他们自己。你想忘掉他们,都不可能。

    去年,我重返四川省川剧团,进门就打听那个男旦。

    答:他早死了。

    我问:「死在了哪儿?」

    「就死在剧团办公楼的过道。」 顿时,一片寂静。

    「他埋在哪里呢?」我又问。

    答:不知道。

    伶人带着他们的往事是在不知不觉中消失的,只是不知消失于何时何处?真的不知消失于何时何处吗?

    二○○七年一月,香港《明报》出版社的潘耀明先生和台湾时报出版公司的林馨琴总编辑,同时通知我,拙作《伶人往事》卖得好,要第四次印刷了,希望我写篇「再序」。就在这同一个「钟点儿」,大陆的新闻出版署某副署长宣布《伶人往事》属于二○○六重要违规书目,要查禁;出版社要惩处。我是一个公民,《宪法》赋予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就这样随便被一个官吏剥夺。文人文化在两地之遭际,何以有此不同。世运乎?文运乎?吾命乎?我都不懂。

    《伶人往事》不过是一本书,讲的都是琐细之事,立脚亦浅。但中国艺人的文化生命却永难磨灭。


来源:http://www.bullog.cn/blogs/buchimifan/archives/24460.aspx
BG7YBK[size=4][color=red]这5杯分别为:[fly][/color][color=green]月中仙、[/color][color=orange]醉蓬莱、蝴蝶梦、梦星尘、彩灯艳[/color][/fly][/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83
发表于 2007-1-29 10: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炒作!
[fly]那一天,闭目在经阁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49

帖子

308

积分

游客

积分
308
发表于 2007-1-29 12: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瓜叶 于 07-1-29 10:19 AM 写道:
炒作!



都禁了怎么炒啊?
没文化,真可怕——生命不止,理想不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81

帖子

4085

积分

游客

积分
4085
发表于 2007-1-29 23: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菠萝蜜 于 07-1-29 10:08 AM 写道:
3、《伶人往事》(湖南文艺出版社):章诒和。

我就知道这书会禁。
看完了,就想,这作者右派的帽子都戴到骨子里去,能不禁吗!!
因人废书,因人废书!!
还好,人身安全没有受到威胁吧............::27:

[ 本贴由 无双 于 07-1-29 23:46 最后编辑 ]
[color=purple][fly][size=3][font=幼圆] 好好活着,因为我们会死很久很久......[/color][/fly] [/size] [/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35

帖子

3294

积分

游客

积分
3294
 楼主| 发表于 2007-1-30 09: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唉!

我的声明和态度
      章诒和
         
      二○○七年一月十一日,在全国图书定货会开幕当日,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召集了一个“通风会”。会上,副署长邬书林先生以宣读方式公布了一份“二○○六年出版违规书选”,被点名的书里,《伶人往事》列于三。邬先生对出版此书的湖南文艺出版社说(大意):“这个人已经反复打过招呼,她的书不能出,……你们还真敢出……对这本书是因人废书。”接着,自然是对该社的严厉惩处。邬先生说的“这个人”,指的就是我了。我是谁?我是从事戏曲研究的老研究人员,是中国民主同盟的老盟员,是退休在家的孤寡老妇。六十岁的时候,我拿起了笔,写起了往事。先说的是父辈故事,后讲的是伶人传奇。第一本书被禁(即“卖完了,就别再版了”)。虽说这是应中央统战部的要求,但权力机关已经对我的权益有所侵害。这次,邬先生没有对《伶人往事》做出任何评价,却对我本人的个人权利进行了直接的侵害。我们的宪法有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他的“因人废书”,直指我本人,直接剥夺我的出版权,而这是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我知道——在邬先生的眼里,章诒和是右派。好,就算我是右派。那么,我要问:右派是不是公民?在当代中国,一个右派就既不能说,也不能写了吗?谁都知道,只要是个社会,就有左中右,其中的左派永远是少数。我们这个国家是不是只许左派讲话、出书?广大的中间派和右派只有闭嘴。果真如此的话,我们的宪法应当立即修改,写明容许哪些人出书,享有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容许哪些人出书,不能享有公民的基本权利(其实,现在某些左派和左派官员出书之难,并不在我之下)。邬先生,您是什么派?您代表谁?在就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公开场合表示——希望并要求中国的作家和艺术家能讲真话。言犹在耳哪!通风会就发出了这样的声音,宣布了这样的措施。新闻总署是国家行政机构,是国务院的下级。这不是和国务院对着干吗?邬先生,您到底想要干什么?
         
      借此机会,我想说明这样一个态度:从提笔的那一刻起,我就没想当什么社会精英,更没想去写什么“大”历史。我只是叙述了与个人经验、家族生活相关的琐事,内里有苦难,有温馨,还有换代之际的世态人情。我的写作冲动也很十分明确:一个从地狱中出来的人对天堂的追求和向往。因为第一本书里的张伯驹、罗隆基,第二本书里的马连良,第三本书里的叶盛兰、叶盛长连同我的父母,都在那里呢——“他们在天国远远望着我,目光怜悯又慈祥”。
         
      再郑重地重复一遍:我不会放弃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维护,因为它维系着一个人的尊严和良知。邬先生的行为是违反宪法的!从精神到程序,他都没有遵守。官场可以盛行“一致通过”,面对领导人可以做到“聆听教诲”;与此同时,是否也可以给草民腾出一点儿空间:给他们留下一张嘴,叫他们说说;给他们留下一只笔,让他们写写。和谐社会的搭建不是靠勒紧,它需要的恰恰是松动。
         
      前两本书的被封杀,我均以“不在乎”应之。但事不过三。这次,我在乎,很在乎!邬先生,告诉您:我将以生命面对你的严重违法行为。祝英台能以生命维护她的爱情,我就能以生命维护我的文字。
         
遵守宪法的首先该是政府。您是高官,这点应当比我清楚。

          章诒和
          二○○七、一、十九
BG7YBK[size=4][color=red]这5杯分别为:[fly][/color][color=green]月中仙、[/color][color=orange]醉蓬莱、蝴蝶梦、梦星尘、彩灯艳[/color][/fly][/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35

帖子

3294

积分

游客

积分
3294
 楼主| 发表于 2007-1-30 09: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了退路——关于“声明”的说明
章诒和

    私下里聊天,人们都爱提起我的父亲,认为我的性格与父亲有点儿像,我常为此辩解。我说:不能看表面,我和我父亲有着质的差异。他是职业政治家、社会活动家;而我呢,是一个毫无政治抱负的人,既没有“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的现实盘算,也没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焦忧。父亲的政治头脑,特别是他的组织才干(长期担任中国民主同盟的秘书长和组织部长),都没有遗传给我。我一生的兴趣和一点点小聪明,都在艺术上。我敏感于人的内心情感,敏感于色彩,敏感于细节,敏感于韵律,即使在监狱里,我还是那么喜欢天空,喜欢飞鸟,喜欢薄雾……看着看着,甚至能忘了自己是囚徒。我这辈子唯一的本事就是讲故事,讲细节,讲往事。由于专业的缘故,我还特别喜欢梨园行,伶人美丽,动人,几乎每个人都很独特。所以,这本书就是这种兴趣和热情的表达。但是,就是这样一本写梨园行的书也被禁了。而邬先生却说:“这个人的书不能出!”这话是什么意思?用“文革”的语言讲,就是要“把你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你永世不得翻身”,就是“你章诒和这辈子别给我写东西”。所以,是邬先生把我逼到死角里,我没有了退路。

    “声明”发表以后,很多人关切我的生活情状。从香港、台湾、美国、日本、西班牙、沙特、利比亚等地来电询问。网上议论热烈。而从小一起长大的同学和朋友则异常担忧。他们要组织一个送饭组,说:“愚愚(我的小名),你若被抓了,我们排着队给你送牢饭。”我听了很伤心,事情不会闹到这一步的,毕竟现在中国的法制状况,比我坐牢的时候进步多了。但是他们准备这样做说明什么呢?——说明了长期以来,对知识分子的打击迫害,在他们心头堆积的阴影并没有消失,人们仍然有所恐惧。我深感悲哀。为了这个悲哀,我也要站起来。

    我的“声明”是极其郑重的,希望邬先生能给我一个郑重的答复。请邬先生答复我:

    一,您是否在会上点了我?
    二,您是否说了“这个人的书不能出”这句话?
    三,无论是封杀我,还是封杀书,您能否启动法律程序通知我,我随时恭候。

    十多天过去了,毫无音信。这不由得使我想起《往事并不如烟》。据可靠消息,为了“往事”,李长春先生主持了一个会议。会上,前新闻署负责人表态,说(大意):自己这个部门只能管出版社,管不了作者。事情推到了文化部,文化部一位副部长说(大意):章诒和已经退休,再说写书属于业余之事,不好管。既然事情是由中央统战部提出的——当时一位统战部副部长是把“往事”定性为“反党宣言”的,于是,李长春先生决定这烂摊子还是由统战部来收拾。最后,统战部托人找到我哥哥(时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请他转告我这个妹妹:今后就不要再写了——这就是“往事”的结局。我想:这次新闻署该出面了吧?好汉做事好汉当,邬先生会登场吧?

    查禁书刊,不是不可以,但要有法可依,这种依法不是某领导人的一句话,不是某个上级机关给下属单位打个匿名通知电话,也不是给杂志社或出版社下个简单粗野的书面指示。它应该是一个法的程序,这个程序应该是严格依据公开法律的,应该是一个独立、公开、公正的司法程序,这是最基本的程序正义。如果是按着这种严密的法定程序查禁《伶人往事》,即使查禁错了,我也可以尊重司法。

                                             2007年1月24日
BG7YBK[size=4][color=red]这5杯分别为:[fly][/color][color=green]月中仙、[/color][color=orange]醉蓬莱、蝴蝶梦、梦星尘、彩灯艳[/color][/fly][/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18

积分

游客

积分
18
发表于 2007-1-30 09: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
[B][color=green]错综复杂、不三不四、乱七八糟:动静有常、刚柔断矣[/color] [/B] 红帆船:http://www.falvjia.com/u/1210/index.html http://www.cye.com.cn/2009/zhexu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418
发表于 2007-1-30 09: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81

帖子

4085

积分

游客

积分
4085
发表于 2007-1-30 13: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往事并不如烟》和《伶人往事》我都看完了。
先不说别的,作者的文笔很美,看她的文字,是享受。
可是这个人,因为她的背景特殊,是在所谓“左派”的大牢里呆了二十年的“右派”!
政治上,她没有抱负--哪还敢有啊!可是,并非没有倾向。看《往事并不如烟》的时候,我就想,咦,怎么现在能出这样的书了呢?看来是和平年代,换了人间!没曾想,那本书在不久之后就再也没有卖的了。至于作者本人因为被禁在网上被津津乐道,我还是后来才一点点地知道的。
《伶人往事》是在深圳书城的一堆新书里发现的,一开始没留意,后来瞥见作者名字,就毫不犹豫抓过来了。也就是在这本书里,我才知道,原来作者在《往事》之后出过的第二本写马连良的书,印出来了就没上市!::23:
看着《伶人往事》的时候,是很激动的--真的,因为可以看到这么美的文字,也因为它极有可能又成禁书,捏一把汗::27:
.......
看着作者以这么激烈的态度出来声明,心里真不是滋味。
不要再斗了,不要再斗了!!
善哉,善哉。。。。。。。。
[color=purple][fly][size=3][font=幼圆] 好好活着,因为我们会死很久很久......[/color][/fly] [/size] [/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24 22:02 , Processed in 0.0624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