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1|回复: 6

逃课是自由的象征 萧瀚 (ZT)

[复制链接]

0

主题

7235

帖子

3294

积分

游客

积分
3294
发表于 2008-1-13 10: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逃课是自由的象征 萧瀚 (ZT)

来源:萧瀚的博客“追遠堂”http://blog.sina.com.cn/xhzyt


逃课是自由的象征

萧瀚


进大学“毁”人不倦已有四年,我没有点名习惯,盖因自己就是个逃课大王,所以觉得自己大约没有点名的资格。


我倒也并非从来不点名,我记性实在太差——我的记忆力主要用来记笑话以及和孩子们交往的快乐,其他一概记不住——当然要是有个爱人,也会记得她。这记性差得使劲背三天,也不见得记得住人名,所以有时点名完全是为了认识同学,于丹教授的学生说于丹教授能叫得出她教过的所有学生的名字,如果这是真的,那于丹教授真是令人佩服,尽管对她解读的论语,我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


我如果点名,每次都是信誓旦旦地告诉同学们,那是为了认识他们,生怕他们误会,有同学心里一定会嘀咕:谁知道真假?人不来听你的课,你真的没有一点不快?说实在的,我真的没有一点不快,反倒是有点替他/她遗憾,因为相比而言,与学校里大部分场所比,我想,我的课堂至少还是个比较快乐的地方。


不过,人都有虚荣心,教师的虚荣心往往还比一般人更强烈——如果伊想成为一个好教师的话。所以,听课人数的多少有时确实会影响教师的上课情绪,不过,即使听课人数再少,一个有尊严的教师是不会用点名去强迫人来听课的。《围城》里说方鸿渐刚刚去三闾大学当副教授的时候,也不点名,后来学生越来越少,他就又忍不住想点名,但最后还是忍住了不点,不过,说实话,我的心理素质比方鸿渐好多了,课堂人数再少,我也不会想着要点名。


教师这种不点名的自尊,不仅仅是自尊,伊不点名也是尊重学生的选择自由。因为大学生是成年人,不是小学生,小学生可能需要一定意义上的管束,但是大学生主要依靠自觉,只有那些不懂得自尊,也不懂得基本教育理念的教师才会热衷于课堂点名,在我眼里所有热衷于课堂点名,以保持听课人数的大学教师,都是不懂最基本教育理念的。北大即使有千般不好,但有一点可能是其他许多大学做梦也没有的自由,我在北大上研究生的时候,除了那个现在曝得大名的巩献田教授酷爱点名,其他老师,我真不记得谁是要点名的。


有回上课,我发现,今天课堂爆满,于是心里窃喜,以为学生们很自由地热爱我的课了,到第二周,我才晓得原来他们是被学校逼着来上课的,说是擅自不来听课,便要如何如何,大约是后果不堪设想之类的意思,因为这几天校方的婆婆要检查媳妇儿的作业。后来校方还给了一份学生名单,说是要老师点名。我跟同学们说,“我不会点名的,我丢不起这脸,如果自己讲不好课,还要逼人听课,这岂不是双重不人道?没人听我的课,我固然伤心,可我的课要是都得动用权力才有人听,那我就更加伤心。我不尊重你们,就是没有自尊——逃课是你们的自由,如果点名是为了保证听课人数,那我就没有点名的权力,因为我没有逼人听课的权利。”


我甚至怂恿学生,建议他们只要觉得自己不想听我的课,就不必来,时间宝贵,浪费不起,如果当年我在北大不逃课,我怎么能比别人有更多看书的时间呢?



大学本应该是个培养健康、自由、高贵心灵的地方,可是,目前的中国,还有太多的制度因素、环境因素、人为的因素,坚决地要把大学办成中学,甚至小学。



大学——我刚前天讲课时候说的——就是学习所有伟大精神的地方,不然何以叫大学,又有什么资格称大学?为了保证听课人数的课堂点名,这么猥琐的行为,我以为离伟大很遥远,虽然不点名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更谈不上伟大,它只是一个大学教师应有的最基本的自尊和对学生——作为成年人的学生的人格尊重,是大学教育伦理的底线,它于我就是个戒律。



因为,逃课是自由的象征!

                                          2007年12月23日於追遠堂
BG7YBK[size=4][color=red]这5杯分别为:[fly][/color][color=green]月中仙、[/color][color=orange]醉蓬莱、蝴蝶梦、梦星尘、彩灯艳[/color][/fly][/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35

帖子

3294

积分

游客

积分
329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10: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课堂纪律

萧瀚

每学期的第一堂课,我都会宣布我的课堂纪律,大致有这么几条:

其一,这里是课堂,不是教堂,这是思考的地方,不是无条件接受他人说教的地方;

其二,我是教师,不是牧师,所说的话不是真理——最多只是我认为的可能真理,所以随时可以被质疑;

其三,课堂是交流的地方,我希望同学们在我讲课过程中能够思维活跃,有问题可以随时打断我的话,要多思考,尽量少作笔记,最好不作笔记,即使自己觉得有必要做笔记,也要尽量做得简单,不要做没脑子的录音机;

其四,课堂也可以是食堂,来不及吃早饭的同学,可以带食品来,一边吃一边听课,也可以带零食来吃,但不要弄脏环境;

其五,可以睡觉,但不能躺下睡,也不得打呼噜,以免影响周围同学;

其六,本课堂进出自由,可以随时退席,可以逃课,不需请假,尤其不要撒谎说“我病了”,健康最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要开这种“不健康”的玩笑。

自然,这些课堂纪律——看起来好像很没纪律——是受学生欢迎的,对于我来讲,我很清楚,课堂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尽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尽力刺激学生求知的兴趣。一切有助于刺激学生求知欲的做法都在我实践之列,相应的,一切压抑求知欲的做法都是我反对的。

大学教育建立在学生是成年人这一基础上,因此,对成年人必须有一个基本的尊重,即尊重他们的选择,而尊重他们选择的最重要方法,就是尽量给他们以自由,而不是束缚,人的心灵只有处在高度自由的状态中,才有可能是思维敏锐的、活跃的,才有可能具备创造力。

在讲课过程中,我尽量活跃气氛,根据心理学的说法,人的注意力,在没有其他形体动作配合的情况下,集中时间最多只有20分钟,而大部分人根本达不到这个时间。因此,课堂上,过于呆板的形式会导致学生恹恹欲睡,讲得再好的课,时间久了,学生都会睡着。因此,我一般会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一些轶事、笑话,以便把睡梦中的学生笑醒(好在不需要太多笑话,因为没几个人睡觉)。甚至有个学期,我给学生放了一个学期的背景音乐,目的还是同样的,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能有收获。

雅斯贝尔斯在《大学之理念》里曾经谈及教育的几种方式,其中之一是苏格拉底式的,即“助产”式教育,也就是要求教师具备激发学生想象力和思考力的启发式教学。他认为大学就应该是以这种教学模式为主导,我完全赞成,而且力求身体力行。

但是,中国的大学生由于中小学填鸭式教育的误导,导致了主体意识的极度匮乏,因此许多大学只不过是高级高中而已,许多大一大二的学生也就是高四高五的学习状态。这往往表现为我布置事先阅读的要求,很难被普遍接受,于是,常常一些原本计划的讨论课就变成了我在那儿唱独角戏,这种时候往往就是我在授课过程中最遗憾的时候。

也许,正因为如此,这种“助产式”教学,无论于我,还是于我的同行们,以及学生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论如何,这样的路必须要走,即使在最初的时候,会有一些弊端,例如,未能立刻培养出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却反而培养了他们懒惰的毛病,但这是一个必经阶段,正如台湾闹哄哄的民主——再闹哄哄,也是民主。

美国南北战争之后,黑奴被解放,许多黑奴不愿意被解放,希望继续做奴隶,但现在美国黑人想必不会愿意继续做奴隶。培养学生自由、独立的学习精神,如果在最初的时候看起来像放任,甚至学生们自己也未必完全适应,这没关系,这只是过渡阶段,从奴隶到自由人不是一蹴而就的。

                                         2007年12月24日於追遠堂
BG7YBK[size=4][color=red]这5杯分别为:[fly][/color][color=green]月中仙、[/color][color=orange]醉蓬莱、蝴蝶梦、梦星尘、彩灯艳[/color][/fly][/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35

帖子

3294

积分

游客

积分
329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10: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杨帆门事件的致歉与声明

萧瀚

此次杨帆门事件,我以一个本来合适但因国情而不合适的身份,说了一些本来合适但因国情而不合适的话,在社会上获得了合乎国情的质疑和批评,在学生们中间获得了不合适的荣誉;同时,我的做法在实际效果上,已经给我的工作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及其学子们带来更深重的负面影响,为此,我向中国政法大学以及中国政法大学的学子们,还有所有关心此事的全社会,谨致歉意。

为了挽救目前的局势,我声明如下:

1、我已辞去目前在中国政法大学的教职,辞职书已以特快专递的形式寄给学校人事处。本学期教学上的善后工作,我会尽快完成。

2、我在1月7日发表的那篇评论,由于一些背景性情况缺乏交代,导致了社会上许多朋友对我的误解及其随之而来的谩骂,对此,我曾一度失望、生气,但现在我很感谢你们,因为你们促使我进一步反思这个问题,我需要向大家做出新的说明。

3、我和杨帆教授往日无私怨,今日无私仇,我们甚至没有相互认识过。但是我和他有不共戴天的公仇,就是来自教师伦理之仇。

4、杨帆教授在北京学界一直以好骂著称于世,这骂包括他在学术观点上的,也包括在学术会议中辱骂论敌,学界各个领域的许多学者都曾遭他无端辱骂。如果学者们愿意接受采访,这个答案是很容易用白纸黑字证明的。而他的行为还远不止此,杨帆教授曾因为经济学者、《中国改革》杂志社主笔新望先生批评他的观点,而企图利用私人关系将新望先生赶出杂志社,未果,则扬言要收拾他。这只是杨帆教授诸多事情中的一件,我不再举例,因为篇幅有限,如果媒体有兴趣的话,当有报道详细地告诉社会。至于他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期间种种不符合教师基本伦理的事,早有公之于众的材料,我不再饶舌。我不相信这样的人,能够在任何一个正常社会,成为一个著名的学者以至于教师,希望人们好好思考一下,为什么中国社会会出现如此离奇的现象,长期容忍这样的人做学者、教师。

5、回到今年1月4日发生的纠纷上,如果说那位女生是与其他老师发生这样的纠纷,可能说不定真的有错。但这是与杨帆教授发生的纠纷,以杨教授的日常行为而论,该女生不但不是错,而且还是自发的正当的尊严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表现。

6、无数国人惯来分不清私仇和公敌,在特殊年代将私仇甚至无辜者当公敌,在和平年代却纵容公敌,甚至把他们捧成英雄,对那些丑行滔滔之人姑息养奸,至今依然。我希望全社会通过这件事能够反思这个问题,学界尚且如此,其他领域更何以堪?

7、所有支持和相信我的朋友们,我衷心地谢谢你们;所有反对过我的朋友们,我理解你们的误会,是我自己做事不周所致,我不怪你们。但是,我希望你们接下来能够分清是非,站在我这一边。以前的和将来的事,我不敢保证,但这一次,我深信自己站在真理这一边——我不必隐晦我的观点,我不怕“以手握真理自居”的质疑,不过只是这一次。

8、中国政法大学的学子们,希望你们接下来的言行,不给这个社会提供任何批评你们的理由,因为社会对你们已有误解;也诚恳地请求你们帮助我,不要给这个社会提供任何攻击我煽动学生违法的理由,因为我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够对得起良心,我从未想过要煽动任何人做不恰当的事。我希望这次事件中,社会上的中年人尤其是学生家长们更能反思,并主持公道。我相信中国政法大学的学子们是杰出而可爱的,他们不是渣滓,不是垃圾,希望年长者不抱偏见地帮助他们,给他们提供未来的就业机会,学校在这些方面已经很努力,但希望社会能够公正地配合,不要因为他人——包括我在内的过错而慢待他们。因为包括他们在内的所有年轻人才是中国真正的未来,我们应该善待他们。

9、所有支持我的中国政法大学的同学们和其他学校的学子们,谢谢你们。但是从现在开始,我希望你们改变支持我的方式,我请求你们将这种支持放在心底,不要用任何有形的方式来支持我,因为我能够感受到你们对我的支持。我在课堂上说过,这个世界是唯心灵的,我相信你们对我的支持,我就能够感受到。之所以希望你们如此,是因为我现在在为我自己的荣誉而战,也在和你们一起,为你们正当的名誉和荣誉而战,也为我们热爱的中国政法大学的荣誉而战。我不能借他人的过错获取不属于我的荣誉,你们和我一样都要学会怎样为自己的荣誉而战。

10、为了这次事情,我差点将我的新浪博客追遠堂亲手毁了,但这样的牺牲是值得的。从现在开始,我需要安静,追遠堂的评论和留言以及纸条箱无限期关闭。所有的记者不要再来采访我,因为我该说的话都已经说过,不必再讲,我只是个书生,我的本性不喜欢热闹。这件事情无论最后结果如何都不再与我有关。辱骂我的朋友们可以继续,但请不要骂及恩待我的中国政法大学,尤其不要株连中国政法大学的学子们,虽然你们知道连带着骂他们才能最有效地伤害我。

最后,我还要和我原就职的中国政法大学以及该校的同学们说几句话。刚去法大的时候,我对有没有这份教职很无所谓,后来,在校领导的宽容和爱护中,以及与同学们接触过程中,我热爱上了这份职业。但是现在,为了让这个昏乱的社会清醒,我必须做出这样的牺牲。我不再登上法大的讲坛,但是关闭了评论、留言和纸条箱的追遠堂依然可以是一个讲坛。同学们,你们不要发短信给我,我知道你们在支持我。我现在只需要安静,我该读书和写作了,已经荒废了好几天。你们一定还记得我在最后一堂课说的话,只有爱和创造才能获得幸福。

谢谢大家!

                                      

                                                                        2008年1月11日於追遠堂



版权声明:本文可以自由转载,但必须注明出处,并且完整转载,包括本版权声明。
BG7YBK[size=4][color=red]这5杯分别为:[fly][/color][color=green]月中仙、[/color][color=orange]醉蓬莱、蝴蝶梦、梦星尘、彩灯艳[/color][/fly][/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49

帖子

3235

积分

游客

积分
3235
发表于 2008-1-13 13: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思想,有个性!
面对困难时: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面对危险时:活着都不怕,还怕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35

帖子

3294

积分

游客

积分
329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14: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土人 于 08-1-13 13:32 写道:
有思想,有个性!

昨天傍晚在炮台小道看到你。
BG7YBK[size=4][color=red]这5杯分别为:[fly][/color][color=green]月中仙、[/color][color=orange]醉蓬莱、蝴蝶梦、梦星尘、彩灯艳[/color][/fly][/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35

帖子

3294

积分

游客

积分
329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5: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晓波

杨帆教授又拿国家安全说事儿了
作者:刘晓波

    2008年伊始,中国的热点新闻不断,西丰县县太爷派警察进京抓拿女记者朱文娜,湖北天门城管群欧打死拍照者魏文华,政法大学闹出“扬帆门”(杨帆教授大骂学生、并与女学生发生肢体冲突)。这三大新闻,在互联网上持续发酵,也成为传统媒体关注的热点。
     
    如果说,前两则新闻凸现了官权的极端暴力化和野蛮化,那么,“杨帆门”则暴露部分中国知识人在道德上的极端劣质化。吊诡的是,在强大的公共舆论的压力下,三大新闻事件发展到现在,制造恶性事件的地方官权不得不有所收敛(西丰官权向女记者道歉并撤销拘捕令,天门官权也对打死人的相关官员作出了行政和刑事的惩罚),唯独“杨帆门”的主角杨帆教授,非但没有向学生道歉,还振振有词地进行自我辩护说:“教授敢破潜规则,抓住的不仅是女士胳臂,抓住的还是道德滑坡的车轮;他维护的不仅是个人尊严,维护的还是中国师生关系的底线。”
   
    更恶毒的是,杨帆为了打击批评他的同行,居然再次使用其与自由派辩论时的惯用伎俩,把这起有损师德的冲突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他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声称:“这个事件现在已经很混乱了,而且已经上升到学校声誉,甚至是国家安全的地步”。
   
    其实,在北京学界,杨帆的浅薄和好骂颇有点儿名气,在写文章与别人争论时,在学术会议上,辱骂论敌是他的一贯风格。此次大骂学生,不过是换个场合而已。即便如此,“杨帆门”事件,也不过是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十分钟冲突,根本不值得上纲上线。何况,谈到责任,主要责任也在杨帆。首先,教授不是牧者,学生不是畜生,教室不是牧场,讲台上的教授不该随便训斥下面的学生,更不能破口大骂;其次,教室不是禁闭室,学生也不是“囚徒”,教师无权命令他的研究生把教室门锁上;再次,师生冲突不是不共戴天,不该将女学生扭送到校保卫处,乞求学校的专政力量来处罚学生。最后,在此次事件中,作为教师的杨帆本人就迟到了,但他在痛斥学生逃课时,从来不会反思自己的缺课和迟到。
   
    谈到“杨帆门”的微言大义,至多有损于政法大学的信誉,进而让社会反思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但无论如何与国家安全不沾边。难道杨教授真的认为,学生们的行为有损国家安全,而他在课堂上的大骂是在捍卫“国家安全”?
   
    在我看来,在“杨帆门”事件中,杨帆类似于躺在地上耍泼的小无赖,将其“师霸兼师痞”作派暴露无遗,不要说有辱师道尊严,甚至有辱一般的公民道德。更过分的是,根据相关学生的披露,杨帆教授颇有奸商的厚脸皮,居然把课堂当作垄断性商场,依靠教授手中的职务权力,强行向学生推销自己的“学术成果”(每本书10元,每个光盘20元),并恬不知耻地声称在教室里卖书是为了支持儿子上学。
   
    大学教授如此牟取私利,只能用不择手段来形容,怎么还好意思声称自己在“维护中国师生关系的底线”?作为中国政法界最高学府的政法大学,居然容忍这样的泼皮当教授,而逼迫毫无错误的女学生向杨帆道歉并作检查,如此黑白颠倒的处罚,怎么能够维护中国大学的荣誉!
   
    从杨帆的一贯作为看,他之所以喜欢拿“国家安全”说事,不过是文革思维的遗传在作怪,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把个人小事变成国家大事,把学术问题或道德问题转化为政治问题,也就是把独裁体制的“主流话语”或“政治正确”当作保护伞,让自己获得安全和利益,让对手在敏感的政治问题上闭嘴。在骨子里,杨帆的这套手段,是新左派们的惯用伎俩——用向权力的告状的方式来赢得制高点。
   
    在2006年初的“冰点事件”中,当优秀新闻人李大同和卢跃刚遭到官权整肃时,杨帆、王小东、黄纪苏三位新左派的代表人物,非但没有同为知识分子的兔死狐悲之感,反而专干落井下石的勾当,他们借助于官方的“政治正确”,把观念之辩和学术之争上纲上线为“阶级斗争”,指责李大同与资本家相勾结、向强权屈从;指责袁伟时宣扬“奴化影射史学”,并称义和团所代表的民族主义属于不容挑战的“国家信仰”。当这种“信仰”被挑战时,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关闭冰点的行为也不能排斥。
   
    2006年3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在北京西山召开座谈会,会议纪要传出后,遭到新老左派的大规模围剿。文革式的口诛笔伐不算,还要求北大校方惩罚贺卫方教授,甚至要求中央政治局出面干预,严惩西山会议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贺卫方。杨帆当然是这次围剿的发动者之一。在他主持的“新改革开放观研讨会上”,杨帆的发言就是政治大棒,他指责“西山会议是极右派的阴谋活动,”“正在把中国带入全面危机”。他毫无根据指控“西山会议”有美国中央情报局介入。他特别提到贺卫方骂共产党,是右派的“自我爆炸”, 兴高采烈地高呼:“天意啊!”
   
    在中国“新左派”的大旗上,贴着两块著名的膏药,一块是“毛泽东主义”,另一块是“民族主义”。前者代表着反市场化反私有化反权贵化和优先关注弱势或底层的民粹情怀,后者代表着反美反西方反全球化反和平演变和优先关注国家利益或民族利益的爱国情怀。而这二者,正是当下官方主旋律中最“政治正确”的制高点,既符合胡温的亲民路线和政治上学习古巴北韩的号召,也符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大国崛起”的鼓噪。
   
   所以,新左派的毛泽东旗帜很绚丽,舞起来,令人眼花缭乱;新左派的社会公正腔调很高昂,唱起来,让人难以企及;新左派的爱国主义口号很响亮,喊出来,还有点震耳欲聋;但,除了绚烂、响亮、高亢的表皮,他们就是没有对底层民众的实际关怀,也没有对独裁强权的实际反抗,更没有对真正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行体制的谴责。恰恰相反,他们的“良知”的最集中表现,就是打着捍卫“民族利益”或“国家安全”的旗帜,不择手段地牟取私利,对知识界的良知落井下石。   
    2008年1月12日于北京家中
BG7YBK[size=4][color=red]这5杯分别为:[fly][/color][color=green]月中仙、[/color][color=orange]醉蓬莱、蝴蝶梦、梦星尘、彩灯艳[/color][/fly][/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35

帖子

3294

积分

游客

积分
329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5: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帆

杨帆回应刘晓波
   
     老校友:你好。 欢迎你的批判。 你写的非常好。历史线索梳理得清楚,事实确凿,难得你这么仔细,就是骂得难听了一点,不过你自己可能不觉得是骂人。这点我们俩挺象的。
   
     我对你一直有善意,说你是中国的尼采,是文学家,写文章就是这风格。虽然我们立场不同,但我一直是非常尊重你,也喜欢你。立场不同,不妨碍友谊。我骂过许多自由派,单单不骂你,这也是历史事实。
   
    《冰点》事件你向全世界骂我,说我帮助政府打压知识分子。我当时是说:历史叙述属于国家信仰系统,不宜在中国青年报上刊登。可以在内部讨论。
   
    这次你出来骂我,咱俩算扯平。春节我们见见面,和几位80年代老朋友总结一下30年改革开放如何?
   
    我要纠正你的就是,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你的出发点和逻辑全说反了,事实也不对。这是网络误导造成的,我不怪你,许多人可能和你差不多。你是名人,别听风就是雨,伤了我们校友的感情。
   
     
   
    杨帆
   
    2008.1.14
BG7YBK[size=4][color=red]这5杯分别为:[fly][/color][color=green]月中仙、[/color][color=orange]醉蓬莱、蝴蝶梦、梦星尘、彩灯艳[/color][/fly][/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24 13:08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