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5|回复: 3

八大利空重压A股市场 (韩志国)

[复制链接]

0

主题

5940

帖子

6226

积分

游客

积分
6226
发表于 2010-6-8 13: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大利空重压A股市场 (韩志国)

房地产时代终结 叶檀    发表于 2010年06月08日

2010-6-3 时代周报
    房地产时代逐渐过去,我们应该为这一时代的过去感到高兴,并且对要来的支付代价的时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不管对于政策有多少争议,从今年开始执行的房地产新政与以往有本质区别,虽然并不勇猛,却目标明确,少了投机式的急功近利,多了慎重。

    房地产板块被证券市场投资者抛弃。尽管市场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给出低估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房地产板块股价一路下跌,目前跌幅超过一半。以传统的市盈率、资产回报等指标来看,房地产板块进入安全边际,但人们对于房地产的高负债、以增加负债的方式快速做大的经营模式产生了深刻的怀疑。这架吞食现金的老虎机停下了快速行进的步伐,赢利靠通胀、增长靠负债的模式不可能维持。

    前期泡沫明显的房地产实物资产被大多数投资者抛弃。目前主要表现在成交量大幅下挫。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统计数据,从5月1日到5月30日,北京期房市场中,扣除限价房、经适房等政策性住房外,成交的商品住宅共3351套,仅为去年同期11187套的三成,环比下跌59.1%。上海同样如此,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商品房交易量急剧萎缩,5月份成交量仅107万平方米,为今年以来单月最低值,接近2006年以来历史最低水平。其中,商品住宅成交30万平方米,跌至近五年来历史冰点。5月广州一手房成交量降三成,深圳下降六成。二手房价与个别一手楼盘价格已现松动迹象。对于游资而言,房地产已经不是安全的投资品。

    房地产成交量下降影响到土地市场。上海5月18号开始推介105幅地块,截至5月31日,仅有16幅有3人以上预申请,符合规定的资格确认,进入下一轮拍卖。另有15幅土地发布公告将出让活动延期,4幅地块终止出让。作为上海高地价风向标的新江湾地块,以低价成交。房地产泡沫典型现象地价高过房价、面粉贵过面包已经消失。

    银行正在开始对房地产贷款、地方投融资平台贷款的清算。银行一再展开针对房贷的压力测试,意图证明银行对于房地产坏帐的承受能力。今年3月,监管层全面叫停渤海银行北京分行及支行的房贷业务,因该行北京分支行在发放二套房房贷时存在违规操作,包括首付比例和利率都未能按规执行等。重庆两银行因违规发放房贷受罚。一向被银行视为优质资产的房贷褪去优质的金边,银行必须开发出除房贷以外的新赢利来源,以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方向。这对于银行与开发商、投资者都是痛苦的转型。

    一切迹象都在显示,房地产时代正在终结。

    没有人相信房地产会如此轻松地退出中国经济舞台的中心,也没有人怀疑如此房地产出现断崖式下挫,将使中国经济指标走向深渊。鉴于以往房地产调控政策投机色彩十足,鉴于货币流动性过剩是大势所趋,对于此次房地产新政,市场依旧投以狐疑的目光,人们不相信政府有勇气壮士断腕。正因为如此,有人仍在期待房地产市场的反弹,有人根据房地产的投资品特色作出抄底的判断。

    所有这些预言都会落空。

    此次房地产新政与以往不同。新政所针对的对象是缩短房地产的资金杠杆,而没有动用加息等手段,说明政府并不愿意让货币紧缩,而只想减少流向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此次新政是温和的,除了北京细则较为铁血、上海新政暧昧难出之外,已出台的地方细则较为温和,但即便是较为温和的细则,已经足够让投资者驻足,使成交量下降。

    新政大棒主要不会打在地方政府头上,而会由激进的投资者承担。地方政府依旧可以卖地,地价下降的部分由房产税加以弥补,最终房产税彻底取代土地财政。至于钢铁、家电等企业,通过城市化、通过保障型住房建设消化掉一部分产能。这些企业必须转型,从重组、高科技、低碳概念寻找新的溢价之源。    温和、渐进却坚决的调控,远远胜过暴风骤雨式的调控。前者是对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信念,后者则出于对房地产与投资者的憎恨,格局大不相同。

[ 本贴由 扬明 于 10-6-10 00:31 最后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5928

积分

游客

积分
5928
发表于 2010-6-8 13: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杨明。。
不要以为车技高明就可以决定一切..就算是舒马赫..也在1999年的银石赛道撞断了腿.. 不要以为车辆很坚固..就算是奔驰..也未能在撞柱的时候保住英格兰玫瑰的性命.. 不要以为好运会永远同在..就算是受到上帝的垂青..他老人家也会有打盹的时候.. 所以..请谨慎驾驶..为了爱着你以及你爱着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40

帖子

6226

积分

游客

积分
6226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00: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大利空重压A股市场   (韩志国)

标签: 利空密集出现  市场压力重重  长期熊市已现  谨慎面对风险  2010-06-07 09:13
     
5月21日,上海股市跌至2481.97点的今年新低后开始反弹,并且一直维持在2500点以上的震荡格局,几次下穿这一点位的风险都被有效化解,于是,市场看多的声音又开始增多。在国际投行开始大肆看空香港股市并把恒生指数今年的最低点位调至14000点之际,摩根斯坦利却异乎寻常地发表了对A股市场的全面看多判断,认为A股市场已经到了开始建仓的底部区域,并号召投资者入市建仓。我的看法却恰恰相反。在我看来,A股市场已经进入一个长期大熊市,市场运行不但没有任何的底部特征,反而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熊市特征。对于中国股市来说,这一轮的熊市很可能在时间上极为漫长,在空间上极为惨烈,除了为农行上市护盘外,市场几乎看不到任何的积极因素;相反,在目前与未来的长时期中,A股市场将不得不面对、不得不应付已经存在或正在出现的八大利空。

    1、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处于不断爆发期,这将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欧元区的制度安排有着难以克服的巨大漏洞,没有反危机机制的欧元区在危机爆发后几乎没有有效的甚至必要的应对手段。表现在市场上,就是欧元的持续走低与股市的迭创新低。欧元区的发展前景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可能:或者解体,或者久拖不决。这两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对资本市场极为不利,目前世界经济环境的巨大不确定性一点也不亚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解决的难度甚至超过美国的次贷危机。欧盟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外汇储备中有30%是欧元,无论是欧元区的解体还是欧元的大幅贬值,都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使得中国股市的运行承受着长期的外部压力。

    2、全球经济面临二次探底风险,这将极大地影响投资者对市场走势的信心。目前,主权债务危机不仅发生在欧元区,英国、日本、美国的主权债务水平与希腊都不相上下。日本的主权债务总额甚至要远远超过希腊;美国的主权债务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13万亿美元,人均负债为4.4万美元;英国的主权债务水平已经远超过欧元区的平均水平,财政与经济状况都处于持续的恶化过程中。在美国与欧盟的失业率都超过10%的情况下,进一步紧缩财政将面临严重的社会问题,但不紧缩财政就可能引发主权债务危机。在这样复杂的经济背景下,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将始终存在,并且将给各国的经济决策带来举棋不定的两难选择。这就使得资本市场的基本面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大起大落的市场走势就会在很长时间内维持下去。

    3、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全面的转型期与阵痛期,这种转型与阵痛体现在股市上就是市场的长期走熊。经过30多年的长期高速发展,中国经济的原有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头,不转型就很难再有持续的增长动力。现阶段的中国经济,面临着体制瓶颈、发展瓶颈、资源瓶颈与环保瓶颈的巨大压力,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与有效的化解,那么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前景将会很不乐观,经济与社会的矛盾也很可能会同时爆发,进而给未来发展留下重大隐患。在经济的转型期与阵痛期,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股市不可能欢天喜地地上涨,而只能也必然会去分担与承担这种阵痛。这个转型的周期有多长,股市的熊市就会有多久。在中国经济发展遇到严重的体制障碍与机制障碍的双重压力下,以为股市会脱离基本面而特立独行,显然是天真的和不现实的幻觉。

    4、救市政策的退出已经迫在眉睫,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已经很难维持过久。2008年底,中国经济的内在矛盾就已经开始显露,但由于发生了全球金融危机,在没有认真分析经济下滑原因和背景的情况下,我们也贸然跟进推出刺激经济措施,导致本来就十分严重的产能过剩、结构扭曲和国际竞争力下降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特别是为了实现保8目标,房地产行业又重新成为支柱产业,大量资金源源不断地涌进房地产市场,导致在全国范围内房地产价格暴涨,进而使得大多数民众失去了购房能力并且大大激化了本来就日益积累的经济与社会矛盾。在没有新的科技创新、没有新的产业群、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情况下,继续增大投资规模就只能加剧产能过剩,并且会使危机真正叩开中国大门。因此,即使全球经济真的出现了二次探底,政府也绝对不敢再像去年那样不顾一切地实施救市计划,这就使得一向具有“政策市”特征的A股市场失去了最重要的政策依托,进而开始其漫长的自由落体式的寻底过程。

    5、通胀的巨大压力正在逼近,而且存在着在一两年内转化成“滞胀”的可能性。根据央行前不久推出的货币政策报告,二季度的CPI将达到3.7%,中国经济面临着加息的空前压力。农产品与日常生活用品最近出现猛涨,公共事业产品的价格也开始逐步上调,通胀的预期空前提高。由于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上游产品的成本上升也不可避免地转移到下游产品,导致整个工业产品价格的普遍提升。最近一个时期各地都在纷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一些地方的罢工与突发事件的解决都以大幅提高员工工资收场,因此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刘易斯拐点”已经明显出现,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最主要优势—成本优势也将逐步丧失。更为重要的是,高企的房价不可能长期脱离中国经济的物价体系,由于置业成本的提升与营运成本的提高,中国作为世界“投资乐土”的优势也已经基本丧失,这些都会反过来逼迫银行加息,而一旦进入加息周期,那就不是什么利空出尽的问题,一次又一次的加息过程都将会接踵而至,并且会给资本市场带来“釜底抽薪”的负面效应。

    6、A股市场的内在矛盾正在显现,供求关系正处于越来越失衡的状态。由于市场下跌所带来的负财富效应,A股市场的资金正逐步撤出市场,市场的供求关系已出现逆转性变化。去年IPO重新开闸以后所形成的解禁股已经逐步到期,再加上原来市场中的大小非,就使得市场面临着空前的内部扩容压力;市场的IPO密度不减,主板市场的恢复发行更使得这种状况雪上加霜。目前中小板与创业板市场的融资额大约为每月300亿左右,如果主板市场的IPO再加入进来,那么整个A股市场每月的融资额就很可能达到400亿左右,这样的融资规模,即使在牛市中市场都很难承受,在熊市中给市场带来的压力就更加不言自明。再加上银行业普遍存在着的再融资需求已经成了市场难以承受之重,这就会使市场在熊市的道路上越滑越深并越走越远。

    7、随着中国经济的内在矛盾日益显露和中国经济的全面转型,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会相应递减。去年年底国内机构之所以普遍看好今年的A股市场,是以今年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为前提的,现在,这一状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内机构对今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水平的预测已经由25%下调到15%,整个市场的动态市盈率也将随之而不降反升。目前整个市场上的银行股估值最低,但这些估值最低的股票却出现了大幅下跌的走势,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银行业已经进入发展的下行周期。随着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银行业靠息差盈利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流动性释放过多过滥会导致坏账急剧增加,这会在相当大程度上制约银行业的发展空间;银行贷款受到规模与总量的限制,在存款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也会严重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资源配置机制从以银行作为资源配置的主渠道与主机制逐步向资本市场转变也会对银行业造成冲击。这一切,都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整个银行业的发展方式与运行机制,使得市场对银行业的估值视角必须做出全面和深层次的重新调整。

    8、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板的估值水平严重偏高,这本身就是这两个板块必然调整的利空压力。ST新政即将推出,ST公司重组将按照IPO的标准进行。如果在重组前股价出现异动,那么重组将不予批准;如果在批准后股价出现异动,就将予以严厉查处。最近“两高”对市场操纵行为的新的司法解释以及打击力度的加大,都将使联手操纵股价行为面临严刑峻法的巨大风险,并且使得资产重组变得无利可图和更加困难,进而使得壳资源彻底失去其在中国股市存续了20年的“价值”。虽然现在为了保农行上市,这一本来就应该推出的政策往后推延了,但ST新政的实施已经是大势所趋,市场与投资者要特别防止ST新政推出后这类股票和整个ST板块的崩盘风险。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A.中国股市已经进入一个周期很长、幅度很深的大熊市中,无论是基本面、政策面还是市场面都不支持股市走出反转行情;B.没有政策底就很难见市场底,即使出现了政策底也不一定就能形成市场底;C.每一次反弹都是出货机会,并且会给股指期货的空头提供新的建仓机会。虽然在农行上市前护盘资金在苦苦挣扎并且在全力死守2500点,但2500点的有效击穿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现阶段投资者的最好选择是以静制动,并且要做好走过漫长严冬的思想准备与资金准备。

[ 本贴由 扬明 于 10-6-10 00:35 最后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9

帖子

120

积分

游客

积分
120
发表于 2010-6-10 09: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期会有一波反弹,短线可操作
力度不会太小,但也仅仅是反弹而已
-人没有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18 02:00 , Processed in 0.04687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