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3|回复: 11

转:中国父母是如何把女孩子们逼成剩女的

[复制链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418
发表于 2010-9-5 22: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中国父母是如何把女孩子们逼成剩女的

转:中国父母是如何把女孩子们逼成剩女的
hqlulu 2010-9-4 下午4:08 - 显示原始条目

      在上海北京连续办了几场“剩女”讲座,就我看到的一些问题跟大家分享。首先,定义一下什么是“剩女”?我从来不认为结婚是每个人必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人是不需要也不适合结婚的,但是我很肯定的认为每个人此生都需要恋爱,都需要学会爱和被爱。跟媒体上鼓吹的“剩女”定义不同,我指的剩女是——有爱的意愿,可是因为消极等待的态度、不良的家庭教育、狭隘自相矛盾的择偶条件,与爱无缘的恨嫁女。来参加“剩女”讲座的听众里面,不乏30岁还没开始初恋的女人!在我身边也有若干个这样的女性,单从外表上看她们一切正常,但是当我深入她们的内心之后,我发现所有被“剩”的女人,都是有原因的。

1、消极等待的态度

      讲座一开始,我就问听众三个问题:找男人是你目前的头等大事吗?(一半人没举手)除了不做违法道德法律的事情,你愿意使用一切手段找男人吗?(只有一个人举手)你愿意为了找男人投入不要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吗?(只有几个人举手)

      你看,“剩女”们嘴上都会说我非常想找男人,但是面对这三个问题,她们大部分都是回答NO的。可见,她们并没有真正把找男人当做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来对待。她们不想主动地去做任何事情,借口是爱情是需要缘分的。什么是缘分呢?如果你以为的缘分是你在地铁里被一男踩痛脚,抬头一看——哇,就是他!(电视剧常有的情节),那你恐怕要永远地剩下去了。我理解的缘分是,上天给了你一个机会,而你及时看到了他,抓住了他。有很多嘴上嚎叫着要男人的“剩女”,眼里根本看不见男人。我在一个女人居多的公司给剩女做培训的时候,我说我一进门就看到了三个还不错的男人,你们居然都说公司里没有男人。她们很好奇地问,在哪里啊?我告诉她们,是她们的IT人员。她们恍然大悟说,啊,他们是男人啊!她们从来不把男同事当男人。当我告诉一个行政经理,其实公司里就属她接触的男人最多,她怎么都不肯相信。我说,你的各种供应尚啊——维护电脑的、来装修的、家具公司的、物业、快递公司……都是男的。她惊呼,是啊,他们是男人啊。她从来不把供应商当男人。

      男人在哪里?“剩女”们总在问。我到处都看到男人,而她们怎么都看不到男人。在北京日坛公园的悠季瑜加做讲座时,我在第一时间看到了一个外国帅哥,穿着白色瑜加服飘过去。要不是我在主持讲座,我早就跟过去了!我跟剩女们说,海,看,有帅哥,她们大部分都没看见。我在机场候机的时候,不看报纸,我看身边的人,看到好看的男人就多看他几眼,也有就因此搭上话的,换个名片。我工作的商务楼里很多公司,我常在电梯里看到不错的男人,我跟剩女同事报告了这个发现,建议她们以联谊的名义去认识他们,从交朋友开始做起。她们觉得这个主意很棒,可是没有一个人主动去做,都等着别人先去做,她们享受现成的。还有,原来跟别人约好要去参加一个社交活动的,仅仅因为下雨了、有点累了就懒得去了。永远有借口原谅自己不行动。最好用的借口当然是“工作忙,加班”。但是根据我的观察,剩女加班多正是因为没男朋友下班后没事做没地方可去,而越加班当然也就越没男朋友,恶性循环。

      ATTITUDE IS EVERYTHING。我看到一个单身女的态度,我就能知道她在未来多久就能找到意中人。我一个女朋友以前28岁单身的时候很着急,但是她很积极,什么办法都愿意尝试。她跟我一起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当大家自我介绍的时候,她说“我是XXX,28岁,未婚。”大家都笑了。大家也都认识她了。我看到有男人过来跟她搭话。几个星期以后,她跟朋友去打羽毛球,在那里碰上了她今天的老公。她并不很能打羽毛球,但是只要是能认识新人的地方她都去。

      我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过很多次的单身聚会,发现很多单身女去了等于白去。她们都很会打扮,但是态度很恶劣!要么是双手抱在胸口,站在一边当壁花,跟谁都不主动说话,要么就是几个女生挤在一起,嘁嚓批评在场的男人,好象生怕他们听不见似的。

2、不良的家庭教育,迟迟不能断奶

      之前我在BLOG上写过"父母家太温暖,找男人没动力"。有相当部分的剩女是这样的,只要没结婚,哪怕30岁,35岁,40岁,还跟父母住在一起,永远住在一起!她们被父母照顾得无微不至,她们在家里的身份永远是“女儿”,而非一个独立的单身女人。所以我说,她们在法律上是单身,但是在生活方式上不是,她们已经跟她们的父母结婚了!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单身女人,就要从自己独立居住开始,不需要买房,租房甚至是跟人合租都好。在讲座上有个女孩子听到我这一观点,睁大了眼睛问:“父母有房子还要自己花钱住出来,这不是浪费钱吗?”我苦笑说,人生不是这么算的,人生需要很多必要的浪费,有很多节约会导致灾难性的结果。还有个女生,家和公司之间的交通要两个小时,为什么不在离公司近的地方自己租房呢?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上下班路上呢?如果你家还住在偏远的地方,离市中心很远,周末恐怕你也没什么兴致出门了,也就宅在家里了。

      男人在哪里?男人可能在任何地方,但是绝对不会在一个地方——你家里,你和你父母的家里!所以,剩女们一定要走出家门。想想吧,你跟父母住,到了晚上十点他们就不停地来电催你回家了,就更不要说某个心仪的男人送你到家门口,可以请他上楼喝一杯,甚至一起过夜了。

      人跟动物一样,在求偶期就要发出自己的气味,眼神里要充满对异性的渴望,这样异性才能接收到你的求偶信息,才会来接近你,这就是招蜂惹蝶。那些长期跟父母住在一起的剩女,脸上无不洋溢着安详的神情,因为被照顾得太好了,也不寂寞,眼睛里没有渴望,所以常常被男人误读为已婚妇女!我就曾把一个没有男朋友的单身女同事误读为孩妈。因为她真的很象啊,她的气质,她的气场,真的很象。

      很多剩女都是从小听父母话的乖乖女(尤其以上海为重灾区),大学不让恋爱,毕业工作的头两年也不让恋爱,有个男同学塞个条子,父母都会兴师动众。可是一到了女儿25,26了,父母就急了,就要问她你怎么还没有男朋友?就要张罗介绍相亲了。在他们眼里,谈恋爱是不用学习的,是象开水龙头一样,要关就关要开就开。而且,他们的观念里谈恋爱都是要一次成功,不然就没有必要谈。所以,中国剩女的青春特别短,22岁还开不了,一到26岁,就被剩了!!!

      剩女们的消极态度,也是跟父母的不良教育有关的,在她们父母年轻的年代(70-80年代),是很难被剩下的,因为go-vern-ment不会让你们剩下!你看,每个单位都有工会,妇联,团委,他们的一大工作重点就是帮助单身男女找对象——钢铁厂和纺织厂联谊。居委会的干部们也都兼红娘,哪家哪户有单身的,他们都不会放过。所以,在那个年代,一个女孩子只要乖乖呆在家里,自然有人会来提亲。而且,在那个政治高压的年代,个人没有什么自由,今天80后的父母们,大都没有经历什么象样的恋爱,无非是为结婚而结婚,凑合过,婚后不好也忍着不离。婚前性行为就更少了。那时,男人只要“老实”,女人只要“贤惠”就一定能结婚。反正大家都一样的穷,没什么好挑的。可是今天呢?如果时光倒流,让80后的父母们变成年轻人,我相信他们面对如今这么复杂的社会环境非晕菜了不可!

      今天,男男女女都有了很多选择,很多自由,可就是因为选择太多,更需要你自己有判断力和做决定的能力。不要再以为你们的父母能指导你们怎么谈恋爱,怎么结婚,怎么过日子,他们能给的主意都是馊主意,都是只能在他们那个年代使用的规则,对你是一点帮助都没有。想一想吧,你的父母这辈子经历过几个男人/女人?90%也就一个。就象他们今天不能指导你的职业规划一样,他们早就无能为力了。

      而恋爱结婚一定是两个成年人的行为,如果你至今还是个26岁,30岁的男人,你就不要期望你会有什么美满的爱情和婚姻了。幼稚的人怎么能进行成熟的游戏呢?

3、狭隘的自相矛盾的择偶条件

      之前我写过"你对男人的要求是否自相矛盾"的贴了。

      每次讲座中让剩女写下她们的择偶条件,都能写满一大面墙,所有对人类的美好形容词都用上了。如果完全符合的话,那这个男人一定是上帝!我常让剩女们好好分析下她们开出的条件,是否可能在一个男人上同时具备,地球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物种,比如:

      一个男人要浪漫、幽默、性感,有魅力,同时又要对我之外的其他女人完全绝缘
      
      一个男人要事业有成占据高位,同时又不能太忙常常在家陪我看电视

      一个男人要听话、恋家、会做家务,同时又要有远见卓识、有魄力、能被依赖

      如此这般的自相矛盾还有很多很多。究其原因,首先剩女们经历过的男人不多,最厉害的是30多岁还从来没有恋爱过呢,男人是什么,从生理结构到心理结构都不知道,只有自己瞎想了。还有,不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不懂HR找员工和女人找男人有什么不同。不是在找相爱的合适的人,而是在找成功者,但是我相信成功者对剩女是没什么兴趣的,现实就是如此残忍。

      我对剩女们的总结发言就是,打破一切条条框框,挖掘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而不是泛社会化的成功论,撒更大的网,不拘一格降老公。

4、苍白保守的生活方式  

      有很多剩女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是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大学也是走读每天回家,好象是在上高四高五高六。工作了还是两点一线,只不过把学校换成了工作单位。朋友就是中学大学的小猫几只,出了校门好象就丧失了交朋友的能力了。

      很多中国人的生活都是如此,只有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完全没有非常重要的社会生活,没有社交。剩女们都习惯把生活圈子小的原因归结为“因为我的工作特性,所以没有社交”。请问,什么职业是有社交圈的呢?我一直在时尚行业工作,包括公关、市场、时尚杂志,这是大家眼中最应该有社交圈的行业,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是个剩女特别高的行业。因为,从业者80%是女人,同事客户供应商都是女人,好不容易有男人了,闹不好还是同性恋。在这个行业里,如果不是你努力开拓出去建立自己的社交圈,你也是没有社交的,只有工作。

      剩女中不乏世界500强中国公司的职员,她们有个错觉,以为自己在世界知名的大公司打工,自己也就很inernational了;如果在上海的恒隆广场上班,自己也就很高级了……其实,她们的生活方式简直跟她们母亲那代的纺织女工没什么两样。上班是只管低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下班是马上回父母家,目不斜视,每天午饭带妈妈便当,如果不结婚哪怕到35岁也跟父母一起住。

      其实,社交圈跟职业没有关系。如果简单地把工作中打交道的人多就定义为社交多,那么医生护士pol.ice就该是社交最多的人了。剩女们抱怨圈子小,是因为她们以为圈子是不用她们自己努力建立的,是老天应该送给她们的,或者是工作就应该附加送给她们的!朋友是绝对需要精力时间甚至金钱投入的。想想你每周有多少时间投入给工作,你又有多少时间投入给交朋友,找男人吧。很多剩女的回答都是——零。什么都不投入,男人怎么就会从天下掉下来呢?

      剩女们交朋友目的性太明确,都希望一枪命中,第一面感觉不象是老公人选就要毙掉,完全没有从陌生人到熟人,到朋友,到date(一起吃饭活动没有亲密行为),到恋爱关系,到性关系,到真正考虑结婚的对象这样的过程。所以,朋友也就很少。其实,在确立正式的恋爱关系以前,异性朋友多多益善。就算你百里挑一,那也得先有那个“百”的基础啊,不然你“一里挑一”,“零里挑一”怎么挑啊?我跟剩女们说,你得先学会怎么交朋友,然后才能学会怎么交男朋友。男朋友不就是从朋友里来的吗?

5、把爱情当童话,受挫力差  

      我女儿4岁时要求的生日礼物是一件白雪公主的公主裙,再过4个月她就5岁了,生日礼物她已经想好了——睡美人的粉红公主裙!一直到9岁生日,她可以拥有DISNEY六大公主的所有裙子,DISNEY的服装店里都有。她说等她穿不下了,要留给她女儿,她将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叫方方和圆圆,还有一个儿子叫马拉松。(真能生,比她妈还厉害。)她最爱的动画片就是DISNEY的公主系列,最近又迷上了芭比公主,并做了如下总结:每个公主故事里面都有个坏后母,公主都很美丽,哪怕是穷姑娘穿得也象公主,都有个骑白马的王子,最后王子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好在现在DISNEY动画片也引入了现代价值观,公主也常在关键时刻救王子。我常想,我女儿到了几岁会知道还有戴安娜那样的悲惨公主。当然,发公主梦是每个小女孩的特权,我非常坚定地跟我女儿说,你就是公主啊!

      很多剩女到了25岁,30岁,还不能从童话公主梦里醒过来,她们对爱情没有体验经历,只有想象。一旦初恋失败,就痛不欲生,然后彻底否定男人,否定对爱情的追求。最雷的一句典型话就是:爱情太伤人,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嫁个有钱人算了!(好象门口有一排有钱人等着她似的。)其实,她遭遇了什么事情呢?不就是恋爱失败吗。这要是发生在18岁,19岁,就象我当年在大学的女生寝室,我们轮流地因为失恋躺在床上不起来“绝食”+哭泣,顶多饿个一顿两顿也就撑不住了,然后室友递一快毛巾过来,擦擦眼泪,该干嘛还干嘛。而对剩女来说,初恋发生在25,26,30岁,甚至33岁,那么失败对她们的打击就无比大,她们会把那点痛苦无限放大,好象世界末日来临。

      这就象小孩子开口学说话,学走路,如果到了岁数还不会,家长就会着急,怕孩子不健康不正常。而且,过了该会的年龄,小孩学说话走路会更困难。但是,很多剩女的父母一手导致了她们的发育滞后。在几次讲座上,都有30岁还没恋爱过的剩女,她们的发问让我哭笑不得,她们对男人可以说连常识都没有。我甚至觉得当我提到性这个字眼的时候,对她们简直是“儿童不宜”。有一女说理想的男人是SOUL MATE。SOUL MATE可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首先你自己得有SOUL,你没有SOUL哪里来SOUL MATE。而且,SOUL MATE常常不是生活伴侣,引入婚姻就是一场灾难。女人享受SOUL MATE最好的年龄就是20-30岁,纯恋爱不考虑婚姻。但是对剩女来说,她以为的SOUL MATE就是公主和王子的童话,童话梦不醒,她们也就永远停留在对男人的无限想象中。

     “剩女”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态度~出生在工薪家庭的独生女更加容易成为剩女人群的主力,她们负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较高的学历水平又促使她们在不自觉中调高了对于爱情、婚姻、男人的期望值。在观望和矜持中,20岁的如花岁月转瞬就变成了30岁的无人问津,恶性循环之中她们也在寻找着自己的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66

帖子

3257

积分

游客

积分
3257
发表于 2010-9-5 22: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道理,但好像也不全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81

帖子

7

积分

游客

积分
7
发表于 2010-9-6 12: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verrygood
18708965554 QQ:31719289 E-mail:jeannie64@126.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72

帖子

228

积分

游客

积分
228
发表于 2010-9-6 14: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片面。
[font=宋体][color=Green][size=4]不尽有为,不住无为。[/size][/color][/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72

帖子

228

积分

游客

积分
228
发表于 2010-9-6 14: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没有剩女——作者:spring823

备注:笔者写美国没有剩女,并非指所有所谓“适婚”女性都已结婚,而是指因为种种缘由独身的女性并不被社会给以特殊的关注,更不会被冠以剩下的女性的称呼;其中的很多人,独身是一种她们选择的生活方式,有的是因为坚持等待理想婚姻而独身着,她们没有集体的焦虑,也不会被人分析来分析去,或者受“同情”,受“奚落”……

......将超过一定年龄未嫁的女性归入“剩女”,我想还是因为我们“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文化观仍然在社会上占据主要的地位以及我们潜意识的总是要求人人都要按照一定的趋同的社会价值观来生活,如果哪个人没有,那么他/她就是违背了这一规律,人们就得分析她有什么问题!


在美国,各个年龄段的男男女女都有很多未婚的,甚至好些人60、70岁还从来没有结过婚,我想其中的有些人可能也想把自己嫁出去,但是大龄未嫁的女性并没有带来社会的高度关注,甚至少有人在她们背后说闲言碎语,更没有“剩女”的提法和集体的焦虑。我想这并非是美国人高尚,在笔者看来,其深刻缘由是来自其文化和美国人的婚恋观:



1) 文化上:美国人从小到大被灌溉的文化是独立,包括女人,甚至包括老人(笔者前面的文章《不要轻易帮助美国的老人》介绍了即使是老人他们也以独立为骄傲),这个独立包括经济上,精神上,甚至包括独立的思考能力,他们以凡事靠自己为荣。在国内,仍然有不少家庭给女孩子灌输的教育是好好读书,或者好好学才艺,甚至长漂亮点,将来嫁个事业成功的优秀丈夫。不少的社会媒体也在这样引导着女孩子,比如他们评论明星的婚姻,以谁的老公经济上条件好来衡量那个明星更成功。而老美很少有这样的教育,美国的女性普遍比我们独立,她们从来不是“小鸟依人”的类型,而是独立的,强大的与男性对立的个体----对他们而言独立是很重要的品质。一个人如果事事独立,内心强大,对想要的生活非常清楚,他/她就不会尽力找依靠。



2) 美国人没有按时结婚的观念,他们不被要求过符合大多数人价值观的生活。美国是绝对崇尚个人自由、个性自由的国家(在笔者看来甚至有些过火)。男的过了三十岁, 女的过了二十七八还没有结婚的人也从来不着急, 美国人四十多岁结婚的也常见的很,我接触到一些客户都50、60了还是未婚,也没有见他们着急!父母还是挺希望他们能安顿下来的,但是也没有我们中国父母的着急。周围的人也不为他们担心,更不会觉得他们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再来点为何还不结婚的猜测。甚至好些人到老没有找到中意的人, 他们就选择独身。



3)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恋爱或婚姻伴侣的选择上,他们更重视价值观的趋同,性格是否适合、爱好是否相似,而不是外在的身高,相貌,年龄。西方人的征婚广告多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 性格, 对对方的年龄要求通常是比自己大小五岁皆可,对方是否有小孩也不重要。他们喜欢的女性是有内容的, 知识面广的,有趣的,而国内的男士(除了20多岁的男孩子)大都喜欢年轻的、漂亮的,在国内时就听过一个名言----四五十岁的成功男士的理想就是先离婚,再找个和女儿年龄差不多的!



4)在美国,无论是在婚姻市场还是就业市场,成熟的女性更被欣赏。昨天早上我们开晨会,   经理给我们读了一些美国银行新州市场上的客户投诉,其中有个客户居然抱怨一个网点的员工太年轻,他说那些人看上去都不到30岁,包括经理(其实有些员工已经超过30),太不职业,怎么能信任他们!对比国内,很多公司,甚至包括政府都更倾向于招收35岁以下的,如果是服务行业,或者是要和公众打交道的行业,通常还要求25以下,最大的也不能超过30岁。美国的公司却更倾向于招收35岁以上的,成熟,阅历广的,因此在美国常看到中老年的新闻媒体主播人员,年纪偏大、长相普通的广告“明星”,连空姐也是一大把年纪。



笔者曾经和一个海外华人男同胞热烈讨论过咱们男同胞和老外对比的优劣,我的观点是咱们男同胞有多优点,可是很大的一个缺点是他们大都有“少女”情结(且非常重视相貌),40岁的成功男士(或者只是工作好点的)如果再婚,大多数会希望找30岁以下的。笔者有个离婚的女性朋友才35岁,各方面都挺优秀的,可是上不少交友网站去看,40岁以及40好几的看上去条件稍微不错的男士,人家都注明了要30岁以下的,即使看到对方和她志趣爱好相似,她也没有给对方发信的勇气!不少男士甚至以娶到年轻女子为骄傲,带着她们四处炫耀,其它人呢则羡慕不已。



西方的男士更欣赏成熟的,独立的“熟女”。和国内带着孩子的女性非常难找到结婚对象相比,在美国,一个人带着孩子,坚强、积极地生活的女性反而非常更受他们的尊重和爱慕。我的两个美国女同事(一个33,一个43岁)都是第一次婚姻失败后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后来都嫁给了他们的从来没有结过婚的第二任丈夫。



另外一个例子是,奥巴马的夫人在美国和整个欧洲和非洲都受到很多人的崇拜和欣赏,但是在中国,少有男性欣赏她,笔者看见一篇文章分析为何米歇尔在中国热不起来的原因,其分析真是很透彻:该文章说其原因是中国的绝大多数男性还不懂得欣赏成熟、能干、内心强大的女性,在他们眼里,年轻漂亮的女孩子才是男人们喜欢和追逐的对象。
[font=宋体][color=Green][size=4]不尽有为,不住无为。[/size][/color][/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发表于 2010-9-6 14: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至清水做剩女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02

帖子

739

积分

游客

积分
739
发表于 2010-9-6 18: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觉得那些所谓的“剩女”是思想比较成熟的,人格比较完整的;相反,那些“剩男”却是各有各的怪异。

号号继续剖析一下剩男的。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4

帖子

2496

积分

游客

积分
2496
发表于 2010-9-6 18: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之经典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2

帖子

237

积分

游客

积分
237
发表于 2010-9-6 19: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清水 于 10-9-6 02:16 PM 写道:
片面。


先不说国情不同,连省情有有差异。海南跟外地许多地方差别都很大了。
(号号留)

[ 本贴由 号号 于 10-9-6 20:18 最后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96

帖子

4749

积分

游客

积分
4749
发表于 2010-9-6 20: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小恐龙

改了就不支持号号了

[ 本贴由 漂泊尤天 于 10-9-6 20:22 最后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7 16:31 , Processed in 0.0624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