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大地行者

关心股市,关心中国前途的帖子

[复制链接]

0

主题

144

帖子

40

积分

游客

积分
40
发表于 2008-6-18 20: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开发银行考察剑川旅游资源  

  近日,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央电视台考察组一行赴剑川,深入考察该县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文物古迹和旅游资源。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刘芳菲等考察组一行先后考察了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剑川石钟山石窟,2001年10月11日,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在美国纽约宣布入选2002年101个世界濒危建筑保护名录的剑川沙溪寺登区域。考察组认为石钟山石窟造像,是南诏、大理国时期以白族为主的西南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南诏、大理国同东南亚、南亚、西亚各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艺术交流的历史见证。对于沙溪寺登区域,他们认为以寺登街为中心的整个沙溪的古建筑是精湛的民族建筑,那历经沧桑的戏楼魁阁、悬挂在各处的历代皇帝御笔匾额、藏传佛教文化痕迹、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展示,概括了天圆地方哲学理念的方与圆组合的窗棂、供来往于青藏高原商贾马队歇息的古客栈,距今已有2400年的鳌峰山青铜文化古墓群以及公元649年南诏国在沙溪建的哨卡驿站等,都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考察组高度赞扬了剑川县保护文物古迹所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希望剑川县进一步加大文物古迹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精心策划,抓住机遇,吸引更多的游人到剑川,让剑川的旅游优势真正成为剑川的经济优势。
附件
1.jpg (29.75 KB)
2008-6-18 13:30



2.jpg (80.28 KB)
2008-6-18 13:30



3.jpg (37.31 KB)
2008-6-18 13:30



4.jpg (55.96 KB)
2008-6-18 13:30



5.jpg (59.95 KB)
2008-6-18 13:30

网上搜索到的

 核心提示:最近涌金集团魏东自杀事件在网络引发巨大反应,很多人都不相信官方报出的强迫症的死因,皆在猜测魏东究竟为何自杀身亡。源自天涯论坛某篇热帖——有人爆料说,魏东自杀与央视主持刘芳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最近涌金集团魏东的自杀引来猜测种种,从他的遗书中透露出他长期患抑郁症,但据知情人爆料,他的死绝不仅仅是抑郁症那么简单…… 据悉,他及他的集团涉嫌与国发行某行长的贪腐案相关。这位接受调查的行长,是王小丫的前男友,他们的结识也是由涌金集团老总介绍,通过介绍女明星,变相行贿赂,涌金从这位领导处获得巨额利润,并通过自身的基金运作给王小丫炒作巨额基金。





  由于王小丫与这位领导相处不合,而后涌金将刘芳菲介绍给了这位领导,两人迅速打的火热,并介入了很多黑幕操作,并获利不菲。

  前不久,这位领导被立案调查,相关受牵连的人也接二连三被查,刘芳菲也被中纪委调查,而涌金老总的死也是与此有关。
[b][color=red]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color][/b] 何必去做文化的救赎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38

帖子

4860

积分

游客

积分
4860
发表于 2008-6-18 22: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上人间 于 2008-6-18 10:09 AM 写道:
最近建行老总在反驳贱卖银行股时就声称:虽然外资赚了,但是建行也赚了。建行老总却故意回避了一个问题,就是在他和外资都大赚特赚的同时,中国老百姓却赔了,并且赔得很惨


好像消息不太对哦

我所了解的建行的信息是:美国以2.6元价格买的是期权,而且是以前也就是好几年前买的,当时建行的发行价也才1.6左右吧,高于当时的价格卖给美国的,国家是赚了的。时间过去这么久,现在股价高了,美国行使他本来就是他应该行使的权利,难道就与卖国扯上边了?
把你口袋里的钞票放我口袋,把我脑袋里的观念放你脑袋!骚扰电话:139-076-265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发表于 2008-6-18 22: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024/98/53/9_1.html

建行与美洲银行的交易让国人痛心,秋后算账式的贱卖论甚嚣尘上。在美洲银行赤裸裸的赢利数据面前,为贱卖论辩护的人应该闭嘴。我们现在应该关注的是贱卖的实质,其实质是维持现行金融格局、避免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破产被迫交学费。

  美洲银行大获其利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建行5月27日发布公告,美洲银行将行使认购期权,在6月5日前向中央汇金公司购入60亿股H股,交易价格是2.42港币,而建行H股当日收盘价为6.65港币,折价率高达63.60%。

  2005年6月17日,建设银行(7.14,0.04,0.56%,吧)与美洲银行订立投资协议及战略性协助协议,获9%股权;同年8月29日,作为建行大股东的汇金公司又与美洲银行订立股份及期权收购协议,再获最高19.9%股权。美银持有建行191.33亿股的成本不超过240亿港元,以目前6.7港元的价值计算,这部分股权市值为1282亿元,在股权投资上美银目前账面赢利为1042亿元。如果美银增持至19.9%,理论上可以增持的股份达到273.71亿股,若以2.52港元的行权价计算,按照公告当日收盘价计算,这部分的账面赢利可以达到1100亿元以上。美洲银行还可以通过抛售过解禁期的旧股低价吸股,进行无风险套利。

  让人胸闷的是,美洲银行是在桌面上公开获利,完全符合契约。明知是个圈套,还不得不钻,世界上最痛苦的买卖,莫过于此。中国银行(4.74,0.01,0.21%,吧)业贱价出售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首先,缺少话语权,缺少话语权的结果是缺少定价权。我国国有控股大型银行上市之前处于破产边缘,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与国际投行不屑一顾,银行界人士低声下气到处找战略投资者,因此以上市前的净资产定价成为准则。美洲银行初次入股建行的价格仅比建行每股净资产高15%。

  其次,对于引入外资行进行战略性改革过于乐观。按建行招股书中的披露,建行与美洲银行曾签订独家协议,美洲银行在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及管理等7个领域向建行提供战略性协助,并为此向后者派驻约50名人员。此外,过去两年多来,围绕建行的发展战略,美银和建行共启动26个协助型项目。

  但19.9%的股权不足以让外资银行花大力气倾囊相授,金融业的开放使外资行直接在中国境内开设法人行更加划算。虽然美洲银行承诺不在中国开展业务,但实际上在暗渡陈仓。双方合资成立的信用卡公司有望近期在上海开业,双方按照75.1:24.9的比例出资设立的建信金融租赁公司已经成立。对于美洲银行而言,一旦金融业放开,在中国的信用卡与金融租赁市场就能有广阔的立足之地。

  第三,对上市之后中国经济与金融业的发展能力估计不足,双方在协议中约定,美洲银行最终的行权价将不低于当时建行每股账面值的1.2倍,可见,有关方面对于中国本土金融的发展没有信心。有关方面当时显然认为建行发展能力堪虞,他们以内部人的身份给建行的股价定了性。

  第四,通过廉价出售股份,有关方面希望借美洲银行之船使建行扬帆出海,进行海外业务布局。2006年8月,建设银行公布收购美银亚洲100%股权,作价97.1亿美元,相当于美银亚洲2005年年末净资产的1.32倍。通过持股美银亚洲,建设银行完成在澳门、香港、澳大利亚的布局,同时拥有保险、证券、银行等全业务,海外零售银行业务获得长足发展。建行可以以此为借口,认为自己与美洲银行之间是公平交易。但建行出售母公司股份与美银出售战略调整的非核心资产价格相当,很难说是笔公平的买卖。

  美银得到大利,建行说自己同样获利多多,而代表财政持股的汇金也获得了不菲的收益。那么,谁受损了呢?成本由谁承担了呢?全体纳税人。他们承担了核销建行呆坏账的成本,使建行股价有了起飞的平台;所有其他以高价买入建行股份的股东,一旦建行的财务数据出现风吹草动,他们就得作好兜底的准备。另外承担隐性成本的是所有不能进入金融行业的国内资本,他们没有市场参与权。只不过,这些损失如此隐蔽,以至于大家以为损失并不存在。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发表于 2008-6-18 22: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031/26/05/4_1.html

历史是面镜子。
  
  今天,海内外媒体把农行说得一文不值,恶意贬低其市场价值。可以想见,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之下,农行未来引进战略投资者谈判将十分被动,农行很难卖出好价钱。一旦农行以低价格引进战略投资者,再过两三年,当农行成为一个好银行股价上涨之际,媒体一定会自以为是地说农行被“贱卖”了。农行今天面对的环境和遭遇,正是3年多前建行所遇到的。
  
  在一片减持的传言声中,美国银行以每股2.42港元的价格又增持了600万股建行的股份,于6月5日生效,而建行6月4日H股的价格为6.78港元。于是,“三折卖”的质疑甚嚣尘上,2005年就曾经热议过的“贱卖论”再燃战火。
  
  在接受《华夏时报》专访时,建行董秘陈彩虹首次作出回应,向本报讲述了当初围绕着价格的考量和博弈。陈彩虹认为,美国银行最终会将持股比例保持在10%-11%之间(目前是10.75%),但其间可能经过增持到19.9%—减持—再增持—再减持的复杂过程。显而易见,增减之间,美国银行的确获利巨大,那么建行呢?
  
  历史老师教导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待历史。同理,用2008年的市场表现衡量2005年制定的价格标准是否严谨?用吴敬琏的话,改革当然要付出成本,不改革也要付出成本。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若国有银行错过了牛市,或者现在的股价仅为0.6元,又当如何?目前,工行的市值等于两个花旗,不是由于工行忽然长大,而是因为花旗大幅缩水。而中国银行业的排名位居世界前列。
  
  建行之所以沉默应对“贱卖”论,是因为“专家”们很容易从股价中计算出利差,但是,又有几个人计算过建行引进核心技术的价值?当打着民族主义招牌高喊爱国之际,又有谁敢讲出真相?
  
  价格的背后
  
  今年4月,建行董事长郭树清赴美与美国银行董事长肯尼思·刘易斯(Kenneth D. Lewis)会面,进一步探讨股权合作和战略合作。据当时与会人员介绍,双方回忆起当初谈判的艰辛时,不时唏嘘。
  
  当初,国内媒体高度配合海外媒体和机构,大声叫嚷国有商业银行“技术上已破产”,中国银行业在国际上既无声誉又无吸引力,即使试图引进战略投资者,在全球广发英雄帖,也是应者寥寥,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建行将橄榄枝抛向了老牌劲旅花旗银行,但两方在谈判初期就停滞不前。“当时,花旗天天向建行提出要求,就是不谈实质性内容。而且,不提供花旗的材料。”陈彩虹回忆说,导致谈判直接流产的原因是,花旗当时提出折价,希望低于1元面值入股。
  
  寻找国内投资人的过程也颇为坎坷。陈彩虹说,我们试图引进发起人股东,向国家电网、宝钢、长江电力、中海油、中国人寿等发出参股要约。后来,中海油、中国人寿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退出了。“中国银行业能改革到什么程度,我们没把握。”这成为内资谨慎的理由。
  
  美国银行出现了,与建行、中行都进行了谈判。“开始的时候他们还很犹豫,谈判非常艰难。在光线暗淡的办公室里,连续好几天,一谈就是五六个小时。”陈彩虹介绍说。
  
  美国银行也承担了相当大的风险。当初,海外媒体称其入股建行带有一种狂野冲动的西部风格。而入股的消息一宣布,其股价也应声而落。
  
  在陈彩虹看来,为何美国银行能冒险并最终获利良多,根植于其对中国经济的判断,对中国银行业素质的判断。
  
  承诺不在中国做零售银行与建行竞争,承诺永不控股,不派管理者,踏踏实实协助,美银的诚意和背景都很切合当时建行所需。
  
  而最关键的是价格制定。“既要保证对美国银行有实际的吸引力,又必须是一个合理的市场价格。”陈彩虹表示。当初设计了三部分价格。上市之前,美国银行以1.15倍市净率,用25亿美元购入约174.82亿股;上市之时,再以5亿美元购入约16.51亿股;同时为了保证长期的合作,也设计了目前引发争议的期权。
  
  “如果单纯想以价格吸引,完全可以把价格压低与花旗合作,但明显不合理。”陈彩虹补充说。
  
  另外,银监会对建行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提了4个条件,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不多,这也使花旗银行有了舍我其谁的牛气。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28

帖子

5882

积分

游客

积分
5882
发表于 2008-6-18 22: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利哈哈 于 08-6-18 10:29 PM 写道:
好像消息不太对哦

我所了解的建行的信息是:美国以2.6元价格买的是期权,而且是以前也就是好几年前买的,当时建行的发行价也才1.6左右吧,高于当时的价格卖给美国的,国家是赚了的。时间过 ...


如果这么简单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发表于 2008-6-19 17: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重大利好将在近期公布实施:  

1、大小非方面:废止大小非的大宗交易制度,全部大小非均可在二级市场自由流动,并对在二级市场卖出的大小非征收20%的特别资本利得税,此税种将专项用于成立股市平准基金。  


2、再融资方面:废止目前的公开增发制度,以后再融资全部实行配股制度,配股数量上限为10配8股,配股价格上限为二级市场股价的三分之一,实施配股唯一的门槛就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第一大股东必须参与配股。  


3、公司分红方面:连续2年不分红的公司将被ST,连续3年不分红的公司将勒令退市,退市后的3年内不得恢复上市。  


4、新股发行方面:以后新股发行上市的第一天就全流通,不再对任何股份设锁定期,而且以后新股发行将参照香港的制度,优先考虑中小投资者的中签率。  


5、南航认沽权证的事件证明:目前内地尚不具备推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条件,所以需要待法律制度更加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21 20:24 , Processed in 0.0625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