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修歌

小学收费补课被叫停止了,好还是不好?

[复制链接]

0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694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09: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教师有偿补课,一枚最苦涩的教育畸果

“教师有偿补课,一律免除全年绩效工资。”这是海口市教育局拟出台的治理“有偿补课”的措施。看得出来,这个措施是对海南省教育厅“加大对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查处力度”的落实。

  照理说,治理有偿补课是广受欢迎的事,但这个措施却令人苦笑:它真的可以治理得了有偿补课吗?

  如果一种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首先应该反思的是制度。这是常识。眼下的中国,管用的只有一种教育模式,就是精英教育。现行的教育制度,就是怂恿所有的学生进北大、清华,本来应该勃兴的职业教育,被讽为“垃圾学生的收容所”。在教育的产出中,过于重视作为熟练劳动力的训练价值,而忽视人格塑造上的合作、悲悯、执著等人文价值。讲稿中的教育,往往是希望学生“每天都有一个新的太阳”,而现实的教育不过是为了某个特定的一天。那一天,学生考上了北大、清华,或者被“垃圾大学”所“收容”。这十分荒唐,以至于我们司空见惯,很难再觉察到它的荒唐。

  为什么会这样?中国应试教育在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几经反复,困难重重?想必还是人口的众多和保障性公共资源的稀缺之间的悬殊,而应试教育,正是一种基于稀缺资源在配置之前的选拔。有人说,教学要降低难度,人家美国中小学的课程难度就很低,不照样得了n多诺贝尔奖?可在当下的中国,教育首先解决的是作为劳动力的生存问题,它还远远不是一种有远见的国民投资行为。对资源配置份额的争夺,每一个父母、孩子是从小就有切身体会的。中小学课程的难度当然可以用行政命令来降低,但社会竞争的难度不会降低。独生子女本身就是家庭中十分容易断裂的一环,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比父母的命还重要,所以几乎家长、学生、教师、学校,都有补课的冲动,但又都感受到了它带来的不能承受之重。

  既然有了补课,就会让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形态——有偿补课(补更好的课,但要收费)分离出来。用“一律免除全年绩效工资”的办法来剪灭有偿补课,是一种十分粗放的、头痛医头的行政策略。事实将会证明一点,更畸形的有偿补课方式将变异、降生出来,因为需求的巨大力量会表现出它自己的顽强生命力。在更畸形的补课供应中,补课将成为一个提高了准入门槛、达官贵人子弟的专有消费品,教育的起点不公平决不会走弱。有偿补课,实际上已经成了一种霉变的市场现象。而在市场中,只有需求,才可以最终决定一切的有效供应,及其价格。对供应的简单打压,不过是掩耳盗铃,只会引发新一轮的补课竞赛。

  制度设计出了问题,释放的就是人性之恶,比如现在的医疗、教育。没有人愿意当一个不受尊重的医生、老师,但为什么那么多医生、老师不受公众的尊重?如果说医生、教师的声誉不足惜,那么想一想温总理说过的“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国家”这句话,我们一定还毁坏了一些更令人痛心的东西。这些东西的毁坏,会伤及民族的元气。

  有偿补课,成了一枚最苦涩的教育畸果。但它是不是就成了绝症?能不能开动脑筋、规范教育供应链的秩序,让教育从市场的歧路上回归到教育它的本身?路子肯定还是有的,正如民进中央副主席、教育学者朱永新说过,“也许任何制度、任何现实都有改进的空间,教育的最大智慧,就在于寻找这个空间”,但这个路子,肯定不是不加甄别、“一刀切”地堵上了事。这条路,的确要修远得多。

  其实,教育管理应当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门学问,绝对不是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三本书一合就可以了的事。眼下,十分需要一批从“田野”走来的“内行”官员,来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水平,推动海南的教育改良。海南的教育官员应该做的,也是当一条“鲇鱼”,把死水搅活,而不是搅浑。

  对于有偿补课的问题,笔者想说的其实只有三句:

  第一句,教育官僚往往缺乏一种“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的人文情怀。

  第二句,“教师有偿补课,一律免除全年绩效工资”的规定,只会加剧补课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新一轮的洗牌,结出更为畸形的教育果子,背离初衷。

  第三句,有良知的教育官员,应当褪去“官本位”的外衣,走向“田野”,去寻找制度的空间,寻求与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四方同盟,而非人为地制造分裂,以便用好、用足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为海南的教育改良谋一条出路。(三人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1

帖子

654

积分

游客

积分
654
发表于 2009-3-20 13: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上学很多年了,而孩子现在还没开始上学,所以对中小学的学习情况有些陌生了。

现在一方面在呼吁给孩子减负,于是上学时间在不断的推后,放学时间在不断的提前,课堂时间在不断的缩短。另一方面又在叫嚷孩子学习时间不够用,要补、要加。有些搞不明白。

记得当年(二十多年前了,在内地)上学时,都是要求上晚自习的。晚自习不上课,但有老师在,他们就是给予功课辅导。晚自习就是学生正常学习时间,老师的上班时间。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694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13: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轻烟 于 09-3-20 01:04 PM 写道:
...
记得当年(二十多年前了,在内地)上学时,都是要求上晚自习的。晚自习不上课,但有老师在,他们就是给予功课辅导。晚自习就是学生正常学习时间,老师的上班时间。


是的,现在是市场经济了,一切向钱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60

帖子

226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62
发表于 2009-3-20 21: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37ct.com/viewthread.php?tid=733&extra=page%3D1





换个角度看教育。

[ 本贴由 大白菜 于 09-3-20 21:18 最后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249

帖子

6962

积分

游客

积分
6962
发表于 2009-3-20 22: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白菜践行!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道天外云卷云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7

帖子

42

积分

游客

积分
42
发表于 2009-3-20 23: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现在学校的老师是不敢恭维的!如何每堂课都能认真讲授,学生的书本知识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当今社会需要的全方面的人材而不是书呆子,不补课就有更多的时间让小孩开发其它领域的潜能,国家要求为孩子减负就是这个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96

帖子

4749

积分

游客

积分
4749
发表于 2009-3-20 23: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旗帜鲜明出来吼一声
支持不补课!!!!!!!!!!!





今天全省中考人数13万,计划普通高中招生控制在五万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97

帖子

225

积分

游客

积分
225
发表于 2009-3-21 00: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漂泊尤天 于 09-3-20 23:54 写道:


今天全省中考人数13万,计划普通高中招生控制在五万内。


为什么大学都扩招,普通高中要控制呢::22:
心释然~ 行翩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1

帖子

189

积分

游客

积分
189
发表于 2009-3-21 11: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多数人还是不能用清晰的思维思考问题!
根深蒂固是中国教育的问题,如果不想小孩考试前几名、如果看到别人家的小孩比自己小孩学习好自己心里也能宽容、如果...、如果...、那学校不要去了,作业不要做了,课更不用补了,上完学就让小孩看电视、到外面玩、周末带小孩游山玩水...,甚至学也不要上了,自己教呗。这下小孩减负了,轻松了,肯定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特别反感一些说小孩被洗脑之类的话,如果用这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小孩不被学校洗脑,就要被社会洗脑,不被社会洗脑,就要被父母洗脑。。。,那就让小孩隔离这个社会好了,我也是为人父母,我也讨厌中国的教育制度,把孩子教的只会为考试而考试,没办法目前只能去适应它,让孩子在成长中努力去懂得如何分清事理。
应该宽容并却理解这个社会每个职业!至少我知道车友会里面有些车友是教师这个行业的,还有家属是这个行业的,如果车友会里面的人每次讨论问题都以冷嘲热讽的口气去说话,谁愿意在这个组织里多活动。直言了,不好意思。
运到盛时需警醒,境当逆处要从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发表于 2009-3-21 20: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国家应特别尊重三种人,提高他们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第一种是学生,国家未来之栋梁。
第二种是老师,国家栋梁之根基。
第三种是军人,国家强盛之基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20 08:54 , Processed in 0.0781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