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还没睡

每晚锁定央视二套:大国崛起

[复制链接]

0

主题

9175

帖子

8182

积分

游客

积分
8182
发表于 2006-12-13 19: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看了录像,今晚还得写作业。。。
手机号码已更改,请拨打资料内的新号码。 [img]http://www.hainan-car.com/bps/attachments/200504/u9Gp_jpg.jpg[/im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9307

积分

游客

积分
9307
发表于 2006-12-13 19: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柠檬 于 2006-11-21 02:22 写道:
东西鬼子们发家,靠的就是打劫

总结精辟,深刻,直接,何必躲躲闪闪的,要理就是如此。
[url=http://t.qq.com/wangworm/mine][img]http://v.t.qq.com/sign/wangworm/99e6b48dfa67696ddd9f6d3efc059209e42fef59/1.jpg[/im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175

帖子

8182

积分

游客

积分
8182
发表于 2006-12-13 22: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岂有此理的“大国崛起” zt

有人说电视系列《大国崛起》(以下简称“崛起”)有点象《河觞》。找到了剧
本一看,岂止有点象,根本就是上下集、姐妹篇。《河觞》说的是中华文明(陆
地文明、“黄色文明”)如何如何“低劣”,“崛起”说的是西方文明(海洋文
明、“蓝色文明”)如何如何“优越”。二者一唱一和,“珠联璧和”,携手共
演“文明的冲突”(不,“文明的征服”——“蓝色文明”征服“黄色文明”,
“西方文明”征服“中华文明”)。

一.“八国联军大学中央电视台电视培训班”

既曰“大国”又曰“崛起”,那怎么才算“大国”?怎么才叫“崛起”?

“崛起”选了九个国家作为“大国崛起”的“样板”:英、法、德、日、俄、美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

这九个国家中,直接出兵参加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有六个:英、法、德、日、俄
、美;参与签定《辛丑条约》、共同坐地分脏、压榨中国的有八个:英、法、德
、日、俄、美、西班牙、荷兰。

这就是说,“崛起”大加赞扬的“样板”几乎个个是侵略中国的凶犯。电视剧不
厌其烦地把它们当年的侵略行径作为“光辉形象”一一请出来向中国人进行“光
荣传统教育”,与其说在论述“大国崛起”,不如说是给参与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的那些罪犯的罪恶史一个一个地树碑立传,以表彰其侵略掠夺的“赫赫功勋”和
“宝贵经验”,让老一辈的中国人遭受了“硬刀子”的侵略还不算,还要让他们
的子子孙孙精神上接茬遭受“软刀子”的侵略,以便千秋万代都对侵略者感激不
尽,歌功颂德,欢呼侵略者侵略中国侵略得好。

这令人想起北大“精英” 王建国(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
国际MBA与案例教学中心主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的“高论”:“把
当年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的八个国家找过来,这八个国家,每一个国家建一所学
院,就建在圆明园的遗址上面,形成一所联合大学,就叫做圆明园大学或叫八国
联合大学。简称八国联大。”

可惜北大“精英”的“高论”虽“高”,奈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是太费事
:要征地,要盖房,要雇人,要花钱(谁掏腰包?),二是“容量”有限,八个
学院加在一起才能给多少中国人“洗脑”?三是太露骨:“圆明园的遗址”这地
方太敏感,不仅涉及文物保护,更容易激起中国人的愤慨。这个馊主意很符合北
大“精英”们的一贯“特色”:夸夸其谈,不切实际,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头
头是道就是行不通。而“崛起”的编辑们就高明多了,把“八国联军大学”搬上
了电视台,来了个“八国联军大学中央电视台电视培训班”。这下一切问题迎刃
而解:按“八国联大”建立八个学院才能影响多少中国人?而“八国联大电视培
训班”呢?全国十三亿,几乎个个跑不了。整个节目完全按西方殖民主义的立场
和是非准则给中国人进行一次全面“洗脑”,来了一次彻底的“殖民主义传统再
教育”,“把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潜移默化地告诉中国人:“殖民主义好
”、“资本主义好”、“共产党领导不好”,打着“知识性”、“趣味性”的招
牌,喊着“大国”、“崛起”等沁人心脾的口号,既不刺激又很诱人,而且什么
基础建设的“硬件”都不用,不但不花钱,还能大赚一票。你说这算盘多精!

世界上不靠侵略掠夺别人也发达起来的国家不是没有。比如瑞典,自从被彼得大
帝打败之后就一直保持中立,几百年来再也没有参与过战争,没有侵略别人也没
有掠夺别人,却照样发达了,很早就被公认为各方面都很先进的国家。但这样的
例子显然不符合“崛起”编辑们的胃口,所以瑞典虽公认先进,却没有当“大国
崛起”“样板”的资格。可见,“崛起”虽没有直接明说,但标准却明明白白放
在了行动上:不抢不占不侵略不掠夺别人者既不能称大国也无缘谈“崛起”。只
有侵略了别人、掠夺了别人的才有资格称之为“大国”;只有靠侵略掠夺得了手
、发了迹的才有资格称之为“崛起”。

当年中国GDP世界第一,但没有侵略掠夺别国,所以更是既不够格当“大国”也不
够格谈“崛起”。难怪“崛起” 跟“河觞”一样,都对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大加嘲
讽,因为他们要借以说明中国之所以衰落,是因为在有机会、有能力侵略别人时
不肯下手。请看:

——《河觞》:“人类历史还不曾有过这样一次毫无经济目的的大规模航海活动
。它是一次几乎纯而又纯的政治游行,它要施恩于海外诸国,以表达中国皇帝对
它们名义上的最高宗主权。多么慷慨温和的君子国行为呵。黑格尔说,大海邀请
人类从事征服和贸易。可是,太平洋邀请来的中国人,竟是所谓‘正其谊而不谋
其利’的谦谦君子。中国人即使来到海上也还是不能超越陆地上那种有限的思想
和行动和圈子。历史选择了中国人,而中国人却不能选择历史。仅仅几十年后,
代表著弱小的资本主义的四艘小帆船,葡萄牙人达迦马的率领下,为寻找财富和
市场驶入了印度洋。那时,庞大的郑和船队已经从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消失的无影
无踪了。而欧洲人却开始了地理大发现的伟大探险。”

——《大国崛起》:“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
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
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

注意,“崛起”在这里玩了个偷梁换柱:指责中国人下西洋“不是为了开拓贸易
”,却悄悄回避了当年葡萄牙人的冒险出海也不是“开拓贸易”,而是侵略和掠
夺。

“崛起”拼命炫耀葡萄牙人航海收获如何辉煌:“随着葡萄牙人沿着非洲西海岸
,一路向南,源源不断的黄金、象牙以及非洲胡椒涌入里斯本,充满了葡萄牙的
国库。”“葡萄牙依靠海权的迅速崛起,让整个欧洲嫉妒得红了眼”。让人乍一
看似乎这全是葡萄牙人“开拓贸易”的丰硕成果。可惜这里露出了一个大大的马
脚:

“开拓贸易”必须有买有卖。那么葡萄牙人卖出的是什么?拿什么换的“源源不
断的黄金、象牙以及非洲胡椒涌入里斯本”?何且解说词已经说明,葡萄牙人拥
有的是几条“微不足道”的“20多米长、60到80吨重的三角帆船”。就这么几条
小船能载什么货物、多少货物,以至于能换来““源源不断的黄金、象牙以及非
洲胡椒”?对此电视剧作者不打自招:“在坚船利炮的猛烈攻击下,一个个海上
交通战略要点相继成为葡萄牙的囊中之物”。分明是侵略掠夺,却美其名曰“开
拓贸易”,而且溢美之词源源不断:“它不是一个封建割据的国家,而是人民的
王国”、“仿佛根植于基因中的追求刺激、喜欢冒险的豪情”、“我们无从知道
看起来面容古板的恩里克王子是因为具有雄才大略而包容,还是因为包容而具有
了雄才大略”、“ 凭着爱冒险的天性、对财富的渴望以及强大的宗教热情”、“
英雄就在这一刻诞生了!”“ 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地球,这个世界是我们的”、
“游戏规则已经制定,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看谁的行动更迅速了”、“只有正在创
造历史的人们,才会有这种追求不朽的野心”……
手机号码已更改,请拨打资料内的新号码。 [img]http://www.hainan-car.com/bps/attachments/200504/u9Gp_jpg.jpg[/im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8

帖子

265

积分

游客

积分
265
发表于 2006-12-15 16: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在米国的时候,就见有美国报纸报道中国的《大国崛起》片片了,不过当咱是自娱自乐。米国人似乎更乐意捧印度,估计是印度人更听话,更符合美国的口味吧。
睡觉睡到自然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19 18:24 , Processed in 0.06250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