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扬明

谢国忠:走向滞胀 (5)

[复制链接]

0

主题

5940

帖子

6226

积分

游客

积分
622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23: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身边朋友见面就谈买房,感觉很火暴啊
都准备狠炒一把,拿几个月就抛,甚至只想拿半个月::3:::3:

[ 本贴由 扬明 于 10-1-17 23:51 最后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60

帖子

226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62
发表于 2010-1-18 00: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应该不是郎写的。

什么人最无耻,评张冠李戴之现象(2010-01-05 11:12:49)标签:杂谈   
  最近网络上盛传一篇署名为郎咸平的文章《中国公务员是最无耻的群体》,在这之前,也有很多人将他人的文章在转载之后冠我之名,在此我谢谢大家的厚爱,我也实在担当不起。


  在这里我必要重申,《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不是人》、《美元对人民币屠杀已展开》、《最新政策指向造成内地股市毁灭性灾难》、《中国股市体现兽性冲动》、《中国改革与人口政策的失误》、《以钱为纲:不是无知就是无耻》,《中国99%白领要破产还买房子干嘛》等文章不是我所写。


  在我2009年六月第一次声明《白领陨落,黑领升起》非我所作,作者是杜君立先生之后,竟然还有人把其文章改名为《中国公务员是最无耻的群体》并署名郎咸平。这种行为是十分可耻可恨的,我从来都是敢做敢当,我十分不希望看到一些人把别人的劳动窃取之后再送与他人。


  我的文章只会发在我的官方网站与官方博客上,大家想了解我的观点请关注我的极视官网(www.jsmedia.tv)和腾讯、网易、凤凰、新浪、搜房、MSN等官方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40

帖子

6226

积分

游客

积分
622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09: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盘一天涨五千 海南暂停土地出让引房价跳涨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0年01月18日
  旨在控制好供地数量和建设节奏的政策,或许反而成为房价进一步上涨的推手。

  自1月15日海南省决定全面暂停土地出让和审批新土地开发项目后,海口、三亚及琼海等多个地方房价应声跳涨,甚至一日一价。

  此前已经圈占大量土地的中粮集团、华润集团  
海南航空7.02-0.11-1.54%、鲁能集团、海航置业以及雅居乐、富力地产等企业,手中资源越发变得奇货可居。而一些原本销售火爆的地产楼盘项目一夜之间突然封盘,开发商捂盘惜售的情况已经普遍。

  15日下午,海南省召开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动员大会,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拉开序幕。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在该会上明确表示,今年3月前,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规划正式获得国家审批前,暂停土地出让和审批新的土地开发项目,以利海南国际旅游岛长远的建设发展。

  卫留成称,自1月4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许多开发商闻讯而来,市县应接不暇。但若没有很好的规划,就会搞乱;只顾眼前的利益,是对海南人民不负责任,也是对全国人民犯罪。土地开发要控制好供地数量和建设节奏,在规划下做好建设项目的品质,“多留一点土地给子孙后代是负责任”。

  海南阿里巴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地产部负责人方舟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暂停土地出让对市场的影响非常巨大,疯狂抢地的人比以前更疯狂,而房价更是一天一涨。”

  这一段时间,方舟接待了很多从全国各地来海南考察地产的朋友和公司,带着这些人开着车到处找地成为他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海口某一楼盘16日的价格为每平方米1.5万元,17日已经上涨到1.7万元,而该楼盘2008年的售价为每平方米4000多元。海口市海甸岛的一个高档楼盘,别墅卖到每平方米4万多,公寓每平方米售价也高达1.6万元,“此前无人问津,但前两天被抢购一空,我一个朋友从浙江过来拿现金都没买到。”

  据报道,就在此前不久,三亚凤凰岛刚刚创造出销售奇迹,该项目一期开盘700套,在1月11日开盘当天便销售一空,均价每平方米高达6.5万元,不但在海南创下销售纪录,在全国也极为罕见。

  海南另一房地产资深人士曹雨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表示,在短短几天内,以海口、三亚、琼海为中心,海南的房价出现了跳跃式上涨,琼海由每平方米4000元涨到七八千元,海口有的楼盘一天上涨5000元。

  曹雨说:“仅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获得国务院批准后的5天内,整个海南省商品房销售量就达到了2008年全年销售量的总和。”2008年,海南商品房销售额为171.12亿元。

  更耐人寻味的是,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和私人携带巨资涌向海南,三亚和海口的高级酒店已经被全部订满,平时类似广州在广交会期间无房可住的情况也正出现在海南。方舟说,这些人过来无外乎是炒房炒地,为出行方便就地买车,海南车管所以前每天上车牌数量通常是100多辆,但现在每天上升到450辆,车管所都忙不过来。

  由于供不应求,开发商要求购房者缴纳诚意金已经相当普遍,缴纳数额由几万至数十万元不等。不过,相比之下,更多的是捂盘惜售。有知情人士说,原本销售火爆的海口市海甸岛的某一个大型地产项目,一夜之间突然封盘,暂停对外销售。

  海口时下开发建设中最热门的小区之一“八里银海”,因要求购房者交纳诚意金于去年12月14日被海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令整改。据报道,日前,该项目干脆退回预售许可证,暂不对外销售。

  十万浙商转战海南房地产 个别楼盘炒至7万/平方米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来自民间的非官方数据表明,目前有超过4000亿元的资金流动到海南大肆圈地。国际旅游岛概念令海南成了各路资本向往的热土。就在这些“游资”争相奔赴之际,有一批“潜伏”的资金早已在海南布局,这就是浙商资本。

  十万浙商进驻海南

  根据来自海南省浙江商会的统计数据,海南国际旅游岛获批之前,就有 十万浙商进驻海南。仅注册资本就达到了百亿元,实际上投资运作的资金可能高达300多亿元。浙商在海南的领域还是其传统长项——房地产业。浙江资本打出的是旅居概念牌,即“地产+酒店”,或“地产+旅游业态”。目前已知的就有耀江集团、国都控股、吉利集团、中凯企业集团、中国广厦集团、美都控股、浙江二轻集团、天朗投资、华立地产、温州国光房产、浙江世贸君澜酒店集团等来自浙江的资本商。

  个别楼盘卖到7万/平方米

  如今,海南的“凤凰岛项目”,卖到7万一平,各地房价开始飙升。这轮资本狂潮掀开前,浙商资本早已潜伏其间。早在10年前的海南地产泡沫破裂后,许多浙商资本却早在陆续“抄底”,悄无声息地争夺海南优势土地资源。据温州一位商人透露,2005年和2006年,山西开始第一波煤矿整顿风暴。当时被称为“温州炒煤团”的资本见风向有变,部分迅速退离煤矿领域,转投海南房地产。目前,海南一些小规模的浙籍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商,大多数股东都有投资山西煤矿的经历。海口温州商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仅由海口温州商会从中牵线引进的温州资本来海口投资地产开发的资金,就达到20亿元之多。据称,这个数字还相当保守。

  三亚凤凰岛项目是一个人工岛,全岛长1250米,宽350米,占地面积36.5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2006年10月,浙江国度控股有限公司决定动用十多亿资金收购控股三亚凤凰岛项目,此前海南省的规划引资为20亿元,而投资方花费约1000万美元,召集了几十家全球建筑设计事务所,做了100多套候选设计方案筛选。到2006年12月30日,凤凰岛整体开发工程奠基典礼的时候,凤凰岛投资金额也被扩大到100亿元。凤凰岛项目成为一个高端奢侈品豪宅。

  海南暂停审批新土地开发项目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吸引众多开发商再次涌向海南。面对蜂拥而上的开发商,海南省15日决定,在全省国际旅游岛规划完成和经发改委批准以前,全省暂停土地出让,暂停审批新的土地开发项目。

  在刚刚举行的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动员大会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动员大会上,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表示,我们很担心这个时候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一个冷静的思考。为了防止开发商一拥而上,为了防止新的泡沫,在全省国际旅游岛规划完成和经发改委批准之前,全省包括省政府和各市县暂停土地出让,暂停审批新的土地开发项目。卫留成说,房地产开发要把节奏把握好,品质搞得高一点,规划执行好一点,海南的土地要多留一点给子孙后代。(来源:成都晚报)

[ 本贴由 扬明 于 10-1-18 09:14 最后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40

帖子

6226

积分

游客

积分
622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5: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鸦片    叶檀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2010-01-25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是由泛滥的货币与畸形的经济结构浇灌而成。
    在1月初,笔者再次到温州,听到了一个有几十万收入的小业主对房地产愤怒的抨击,他已经买不起当地的房产。事实上,在2009年宏观经济数据靓绝的情况下,大多数的民营企业的经营没有实质好转。东南沿海地区有更多的实业家抽离实业,将资金投入证券或者房地产市场。

    当2009年房地产统计数据曝光时,高到让人难堪的数据获得的不止是道德批评,更隐含了对中国经济与金融风险的担忧。

    人们宁可相信廉价的好话,而真相是,如果拿一枚细针刺破房地产泡沫,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将改写。

    房地产对宏观经济的重要性体现在所有方面。地方政府得到了空前的卖地收入。1月8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金年终盘点报告。报告指出,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金总金额达15000亿元。按照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约为4.4%。2009年,商品房销售额43995亿元,同比增长75.5%,约占GDP的13%。考虑到很多企业的赢利靠房地产投资得来,那么,实际数据应该高得多。在整个2009年,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4左右,在9月份之后整个的投资增长当中,房地产投资成为一支重要的支持力量。

    房地产贷款大增,没有房地产业中国的消费数据会更加难看。综合来看,2009年,房地产贷款新增超过2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20.9%,其中在新增房地产贷款中,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达69.7%,有80%的个人消费贷款是房地产贷款,贷款超过房地产最疯狂的2007年的两倍。就在政府收紧货币政策的同时,在中国惟一的热带省份海南,房地产正处于疯狂炒作阶段。房地产已经与工薪阶层无关,转而成为资金与财富的宣泄口。    由于资产品价格普遍水涨船高,房地产投资拉高了中国企业的赢利数据,多数企业不靠主营业务,而靠一年数次进入证券市场,或者倒卖地皮为生,很多地方国有企业拥有城市中心的黄金宝地。据笔者了解,某城市国有企业70%的利润来自于非主营业务的投资收益。

    另据报道,当前国资委分管的129家央企中,超过70%的央企涉足房地产业,其中,主营业务和房地产关系不大的多达80多家,分布在钢铁、冶金、医药、农业、化工等各个行业。2009年1-10月,央企中涉及建筑业的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长44.5%。有数据显示,央企中仅母公司和二级企业设立房地产公司的房地产资产总量,目前已高达1800亿元人民币。没有房地产业,他们无法存活。   
     越来越多在实体经济经营业绩不佳的企业进入房地产业。2005年曾经表态不会涉足房地产开发的中国电信,最近突然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开始密谋向房地产行业进军。2009年11月17日,中卫国脉公布重组计划,其中包括收购中国电信17亿酒店类资产,而中卫国脉是中国电信的控股子公司。

    中国电信的净利润近两年“飞流直下”。2007年,中国电信净利润为248.03亿元人民币,2008年净利润4.41亿元。2009年,3G网建大量投入和大批量广告投入,还没有带来赢利。国资委官员说控制非主营业务的央企进入房地产领域,可能吗?

    房地产市场成为中国经济的火山爆发口。在民众情绪上已经如此,每个认可房地产市场重要作用的人,都会被视为既得利益阶层遭到痛斥。
    1月1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汽车、房地产作为我国整个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一点也不能动摇,不但不能动摇还要进一步发展,因为他们关联度高,“汽车关联一百多个行业,拉动钢铁、电子、化工、橡胶工业,还可以玻璃工业、座椅拉动纺织业和制革工业。房地产上游可以拉动钢铁、建材水泥,还可以一直拉动到家用电器,家里新买一个房子,换一个电视,甚至纺织业也被它拉动了,窗帘也要换新的”。

    这被视为一个吸食房地产鸦片上瘾者的自白,政府过于依赖房地产,在房地产尾大不掉之后倒过来强调房地产的重要性,被斥为养虎遗患。这些人忽视了一个事实,房地产市场的“虎”正是地方政府、地方与中央的国有企业。
    2009年的房地产泡沫是宽松货币纵容的结果,2010年央行试图通过收缩信贷,把房地产收回瓶子里去。这是场只能赢不能败的战争,否则水浸货币,今年的通胀情况将大大恶化。
注:对房地产市场无喜憎,但对于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应作客观分析。吸食鸦片上瘾,难戒;但再难也要戒,否则是废人一个。

[ 本贴由 扬明 于 10-1-26 15:05 最后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3

帖子

82

积分

游客

积分
82
发表于 2010-1-26 15: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公民财富的掠夺!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60

帖子

226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62
发表于 2010-1-26 15: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知道是鸦片..咋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418
发表于 2010-1-26 16: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白菜 于 10-1-26 03:59 PM 写道:
既然知道是鸦片..咋戒..


我连抽鸦片的资格都没有,杯具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40

帖子

6226

积分

游客

积分
622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08: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国忠:走向滞胀  (5)
发表时间:2010年01月26日 11:43
  2009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4530亿美元,相当于2008年GDP的10%,银行贷款总额(9.6万亿元人民币)的32%,名义GDP的增长率则为5%。显然,是财政和金融方面的因素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这反映了一个现实: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状态,投放到经济中的海量资金,对于GDP增长的贡献颇为可怜。
  
  这些资金基本是通过房地产部门进入经济、发挥作用:2009年新房销售的增量,估计高于名义GDP。
  
  在泡沫之下,资源被用于制造更多泡沫。这些资源将被永久性浪费掉。例如,商人再也不愿意把精力放在实体经济中,转而投入时间和精力,从事市场投机。这意味着,未来的中国,将不会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公司。尽管中国已经历30多年的高增长,但很少有公司拥有全球竞争力。
 
  两个信念
 
  市场中一直存在两个信念:一、人民币只涨不跌,二、中国的土地价格只涨不跌。这两个信念驱动了资金的不断流入。前者造成了跨境资本流动。是资本流入,而不是贸易顺差,推动了中国外汇储备在2009年的增长。
证据之一,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之前,外汇储备激增。在此次访问期间,我发现许多对冲基金都赌人民币必将升值。只是由于预期落空,资本流入有所减慢。2009年12月外汇储备增长放缓正是因此。
 
  第二个信念,对国内资本流动产生了有力的影响。2009年新的房地产销售额同比增长了75%,超过全年(真实)GDP的14%,这不但对于中国,而且对其他任何主要经济体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家庭储蓄占到GDP的20%到25%。从房市销售数据就能很轻易地知道家庭储蓄到底流向了何处。商业领域里的资本配置,同样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地频出的“地王”——也就是那些在土地拍卖中不断刷新价格纪录的地块——显示出了商业资本的流向。新拍卖土地的拿地成本比同属一区的现有房地产的价格要高,这一畸形却相当普遍的现象,表明了大家对于囤积土地的渴望。我怀疑,2009年各大银行的贷款流向,与房地产市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这两种信念都源自于一个假设,即中国政府不会让汇率和土地价格下跌。即便是暂时的,中国政府仍有能力干预汇率走势。中国有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如果它希望汇率稳定,它可以动用如此多的储备,并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内抵消市场调整的影响。土地销售收入以及物业销售带来的税收,占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很大一块,因此,他们有很强的动力来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正是由于“政府会兜底”这样颇具“中国特色”的市场心理,鼓励了这群投机分子敢于在任何类别的资产上进行投机。这个假设是没有经过检验的,因为是美联储持续的低利率政策,不断地将钱从美元资产中驱赶出来,进入中国的相关资产。美联储的零利率才是造成近来中国出现投机狂潮的根源。中国正在上演的是以投机分子为主角的、“敢拼才会赢”的故事。当通货膨胀迫使美联储快速提高利率的时候,或者就在2012年,上述假设就会露馅。不过,恐怕不会有很多投机者能撑到那一刻了。
  
  悄然通胀  
  当谈到通货膨胀的时候,货币供应量才是决定性的因素。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不可能永远都比GDP的增速快,二者之间一旦长时间存在差距,就会出现资产泡沫。但是,持续的资产膨胀,或者通过财富效应,或者通过推动生产成本上升,最终必然导致消费价格上涨。2009年,中国的名义GDP和M2之间存在着23个百分点的差距,这为将来的通货膨胀累积了相当大的能量。这笔钱暂时被“困”在房地产市场里,表现为资产价格上涨。它正在通过不断上升的销售成本,悄然向通货膨胀方向演变。
 
  一个颇为反常的现象是,那些“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中国国内百货公司的售价比其他许多国家都要高。高昂的房地产成本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这就像是上世纪80年代日本在“昨日重现”,当时日本本土生产的商品,在本土比美国卖得还要贵。
 
  货币供应量激增形成的心理预期,也正不断推动市场朝着通胀的方向迈进。当工人们衡量自己工资的时候,房地产价格可能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因素。通胀初期的工资上涨,可以部分地理解为房地产价格飞涨造成货币贬值所带来的影响。
  
  现在的年轻一代,对真正的工作兴味索然,反而沉迷于股市投机。固定薪水涨幅不及房价,他们更愿意看到自己持有的股票价格在一天内变来变去,然后产生幻觉,认为自己能在股市里面挣大钱。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会输得一无所有,然后,可能就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如此造成的社会后果可能相当严重。
  
  我看到许多商店尽管并没有太多的生意支撑,但是出售商品的价格一点都不便宜。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这些店铺本来就是靠着高价低量策略为生,因为他们在租金上花的成本过高,根本承担不起“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高价策略也并不见得有效,但至少有了一线生机。
 
  据我所知,中国的消费通胀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印度和俄罗斯的货币都比中国的人民币坚挺,但它们正在经历着接近两位数的通胀。当然,根据中国官方的统计报告,通胀率还很低。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衡量通胀率的方法不同造成的。涨价,常见的手法就是将商品重新包装,减量不减价。消费物价指数统计的基础是比较同一商品的价格变化;价格变化不大,但人们的实际消费成本在上升。
  
  货币供应量急升恰恰发生在容易发生通胀的经济环境下。大印钞票最终将演变为通货膨胀,其速度取决于许多因素。当生产要素充沛的时候,印出的钞票形成通胀之间,二者之间时滞一般较长。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十年间,即使劳动生产率以年均约8%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也没有增加。这是制约中国国内以及全球未发生通胀的最主要的力量。而蓝领劳动力供应的转折点来了:为了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工人工资开始上升。这种变化,缩短了货币创造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时滞。
  
  两股力量正在推动这一变化。首先,高校系统扩招,大大削减了蓝领劳动力的供应。大学生在校学生总数,相当于全国三年的劳动力供给。此外,当学生加入到劳动力大军中时,他们不会考虑蓝领的工作。这也造成了白领和蓝领之间工资差距急剧缩小。其次,十年前国有企业改革中下岗的那部分人,大多数已经退出了劳动力市场。蓝领工资的变化,是推动生产成本上升第二重要的因素,在制造业排在原材料成本之后,在服务业排在地产成本之后。
  
  在当前的环境下,原材料价格保持着向上的走势。较低的利率,以及规避通胀的考虑,推动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商品市场。金融需求和生产需求共同争夺着有限的自然资源。因此,疲软的全球经济并没有减少石油或铜这些资源类商品的价格。我想,这些价格在今年将继续上升。   
  政策失误
  
  中国在本就容易发生通胀的环境下所实行的过剩的货币政策,预示着在今年及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严重通胀的到来。从另一方面说,经济的增长前景,比以前更加黯淡。
  
  在需求层面,发达经济体继续受制于高失业率和资产缩水。尽管2009年12月出口颇为强劲,但是,中国的出口增长也不太可能再现过去五年的辉煌了。我认为,中国的出口在未来五年中,将以平均为个位数的速度增长,而在2003年到2008年间,出口增速一直维持在27%左右。出口部门对GDP增加值的贡献大概在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出口减速,可能会使总体需求的增长降低4个百分点以上。
  
  在供给层面,目前的巨额资本重新分配,从制造业向房地产业倾斜,将大幅削减未来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房地产并不是一种生产性资产。估计生产力的增长速度总是很困难,特别是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指标衡量的是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的产出增加值。三年前,我对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粗略估计是4%。由于房地产并不能领涨生产率,如果将一半的生产资本都分配给房地产行业,那么生产力增长率很有可能也将减少一半。我怀疑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在未来的几年间,将仅为2%。
 
  许多分析家认为,经济增长放缓,需要更多的货币刺激。这尽管听起来易做又有效,但其实恰恰用错了药,但后遗症也没那么快显现出来。在短期内,这一做法能够带来的一个优点是资产膨胀,那些对该政策表示支持的既得利益集团往往获益良多。因此,这项政策很容易被接受。而后遗症就是,一旦没有了“刺激”,就会演变为持续的高通胀。   
  要想遏制通胀,中国的利率大概还应该提高3个百分点。但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还看不到会采取这一重要政策的迹象。近来,中国央行迈出了其紧缩政策中的关键性一步,但是动作不大。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0.5个百分点,但这对于有着67%贷存比的银行来说,对其贷款能力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缺乏的是资本,并不是流动性。换句话说,如果能提高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对改善整个系统来说更加有效。其实,央行此举的意义只是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属于“心理战”的范畴。
  
  中国需要做的就是增加消费在GDP中的比重,以抵消出口放缓的影响。这需要缩小投资规模。由于投资主要是由政府主导,这也等于降低了政府筹集资金和消费的权力。如果没有重大的结构性改革,例如,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就很难做到这一点。
  
  我认为,中国可能会连续几年出现通胀速度超过GDP增速的情况。它可能不符合严格的滞胀的定义。印度和俄罗斯所遭受的通货膨胀就比GDP增长率高得多,但两国经济运行情况仍旧不错。不过,最好还是不要陷入这种情况,因为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会限制到政策的回旋余地。如果再出现一轮冲击,比如说,另一场全球性危机,中国就根本没有能力像2009年一样,推出那些刺激政策了。
  
  事实上,2012年是酝酿另一场危机的一年。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没有处理好上一轮的危机。没有人关心全球金融系统改革,尽管整个问题的根源就是由于盲目刺激以及胡乱使用别人的钱进行投机造成的,大家都企盼通过拯救那些投机分子去稳定整个系统,这样的做法,也就奠定了另一场危机的基础。所有的政府和中央银行印刷的钞票,正在变成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一旦他们要收回这笔钱,由于缺少完善的全球性经济结构,另一场危机也就到来了。  

[ 本贴由 扬明 于 10-1-27 09:05 最后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8

帖子

2

积分

游客

积分
2
发表于 2010-1-27 13: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几代人的幸福都被高价房产绑架了!悲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40

帖子

6226

积分

游客

积分
622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3: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有房的,就不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18 17:30 , Processed in 0.06250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