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扬明

据传股指期货将在元旦后推出 叶荣添(94)

[复制链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418
发表于 2008-1-3 11: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容儿 于 08-1-3 10:55 AM 写道:
偶有个感觉,没钱的时候看房价2000元/平米,就感叹好贵哦。等赞够钱准备买2000元/平米的首付时,没想到房价已经是4000元/平米了,于是又得再赞钱。不知道赞够买4000元/平米房子时,房价又会是多少?



RR都说房贵了,俺们还怎么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40

帖子

6226

积分

游客

积分
6226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1: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大幅加息可能性为零  (28)  叶檀

2008-1-4 每日经济新闻

    2008年交易年度伊始,美元继续疲软,1月2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盘中突破100美元大关,A股市场黄金上市公司涨停,人民币兑美元屡创新高。

    这是货币流动性过剩背景下通货膨胀的典型态势,这样的宏观经济,从安全性方面看,需要布局能够应对通胀的防御型上市公司,从进取一面而言,则需提前介入切实享受到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公司。
    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仍然是通胀与产业转型的压力,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GDP增速,国内外资源价格的上涨,石油、电力与煤炭价格继续上涨,石油与电力企业要求涨价的呼声此起彼伏,从2007年下半年CPI上涨开始的加息吁求会越来越响。

    但央行大幅加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在国际经济形势逆转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可能不是升息压力,而是降息压力与汇率升值压力。

    首先是受到国际资金的牵制。明年欧美经济在次贷危机影响下可能继续下行,这迫使美联储率先放弃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同时可能降低中国GDP增速,虽然政府有意降低GDP的增速到10%以下,但下限是8%,一旦突破这一下限,将引发失业率提高等严重问题,这是不得不考虑的难题。如果欧洲跟随美国继续降息,中国的加息政策就难以维系。

    2007年,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3次加息,美国则步入降息周期以挽救濒危的金融体系,日本加息一次,而后由于经济疲弱进入观望期,同为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分别加息6次和2次,巴西、俄罗斯分别降息6次和2次。巴西雷亚尔对美元升值10%。在现行的汇率体制下,中国继续加息的后果就是吸引国际资金。
    对国际资金与保护金融机构的考虑从今年央行的加息幅度中就可以得出一二,央行今年六度加息,但加息幅度极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负利率现状,再加上存贷款不对称加息,使得银行的利差收入没有减少。

    其次,中国国内经济受到一定的冷冻压力。原因之一是产业转型与出口退税激励制度的改变,一些低端制造业或者迁移至东南亚,或者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迁移与破产将成为社会热点;原因之二是欧美经济的下降可能使中国出口受到一定抑制,中国税收与货币政策一起实行“宽出严进”,将导致通胀水平在下半年逐渐回落。最后,国际资源价格的上涨也可能使中国企业的赢利水平进一步下降。

    从根本上来说,政府发展直接融资、加快汇率改革的方向不会变。明年既定的金融方针是大力发展债券市场,这是中央政府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利率的市场化,还是为资本市场降温,债券市场都必须大力发展,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央行的表态都证实了这一点,中央政府对债券市场的发展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利率提升过高将会使债市失去吸引力,或者使债券发行成本过高,对于债券市场的发展不利。

    2008年通胀将形势无法有根本性改变,这不是中国关起门来通过加息能够解决的问题,伴随03年开始农作物丰收的是农产品价格的一路上涨,资源价格与金价还在攀升的过程之中,劳动力价格以15%的速度增长,流动性过剩的情况无法有根本性改变,央行在07年冲销流动性的努力没有取得多大成效,央行冻结了3.7万亿元的资金,已远远超过外汇储备需要发行的基础货币,但M2占GDP比重依然居高不下,最后不得不乞灵于窗口指导。

    央行今年将通过加息、汇率升值与数量调控进行货币紧缩,加息将是货币市场的点缀,而不是货币市场的重头戏。人民币真实汇率近期突涨,表明管理层已民经有意识使汇率发挥更大的作用。而金融领域认可汇率适当提高波动幅度有利于调整国内经济结构,给汇率升值提供了理论基础。表现强劲的还有一些新兴市场货币,如巴西雷亚尔、土耳其里拉、泰铢和印度卢比等,它们兑美元的涨幅均在10%以上。预计今年人民币升值可能上升至10%左右,对美元升值而对其他货币贬值的情况不会再出现。央行去年底厘定“规模不变,增幅下降”的2008年信贷投放原则会发挥极大的作用。

    对于投资者而言,以不变应万变,布局基础资源抵御通胀压力是安全之着,二是视汇率升值情况,适当布局受惠于人民币资产的公司。当然,最大的风险是政策风险,一是央行对信贷规模的直接控制,二是税收优惠政策变动,政策风险无法防范,投资者只能谨慎为上。

    新年的第一个周末,祝各位周末愉快!

[ 本贴由 扬明 于 08-1-4 11:43 最后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40

帖子

6226

积分

游客

积分
6226
 楼主| 发表于 2008-1-6 11: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行副行长易纲:提倡尽早开征物业税  (29) 2008年01月05日 17:47 21世纪经济报道
  开征物业税是保护产权和迈向文明的标志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易纲

  有人说征收物业税以后,地方政府会千方百计使本区的房地产价格跑高,这是可能的,因为地方政府确实有这个积极性。地方政府竞争吸引人才,让人在他的辖区内置业,就要通过把学校办好,把社会治安办好,空气环境办好,绿地办好,公共交通办好来使区域的房价上升。地方政府做这些事,恰恰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要部分。我们现在所说的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制定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来引导地方政府去做这些事。现在地方政府总是在搞工业项目、搞投资上下功夫,我想,有了物业税以后,地方政府就会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下功夫了。

  从经济学上来看,物业税还可能会降低房价。为什么呢?收物业税是相对老百姓持有物业和其他资产比如金融资产的成本而言的。老百姓置业以后,房产有一个现金流。如果自己住,就是一个内涵的现金流;如果租出去,就是一个外在的现金流。收了物业税以后,现金流就少了。如果贴现的利率不变的话,现金流减少就使得现金流所对应资产的本金的市场价也会减少。所以征收物业税可以降低房价。但我主张物业税是宽税基、低税率,应该对房价的影响不大。

  我非常提倡尽早开征物业税。我知道这个难度很大,有很多人反对。但是我觉得开征物业税是对的,对中国总体上来说是有好处的。这里我再讲两个理由。

  一个理由就是中国政府的税收,不管是分税制还是税率改革,使地方政府感到一是财权和事权不对应,二是地方政府实际上是只有很少税权的。这样,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就有博弈,地方政府在法理上处于劣势,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它控制的资源,像卖地能多收就多收,能多占就多占。如果把物业税从立法层次上交给地方政府的话,就从法理上使得地方政府有了一块永久归它自己支配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面,省、市、县都有一定的权力。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财权和事权的对称性。

  另外一个理由就是,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有物业税。一个国家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很关键的一条是看一个国家法制是健全还是不健全,一个国家是保护产权还是不保护产权,保护的程度怎么样,因为这反映了政府的能力。实际上政府很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登记资产,这个搞清楚了,才能够称得上是一个文明社会、发达社会。执政能力、文明程度、对资产的保护和税源的巩固、政权的巩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我觉得物业税都是一个重要的门槛和标准。它标志着中国将向一个政体稳定、中产阶级的产权得到保护的方向迈进。

  开征物业税还要考虑维持整体税率的稳定。多年来,我国的税收增长率一直高于GDP增长率,如果开征物业税,不减其他税,则整体税率还会提高,这是我不希望的。所以在开征物业税的同时,应考虑适当降低其他税率,比如可以考虑降低所得税率。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在考虑税制的时候,还是应该要简化税制。中国现在的个人所得税最高的边际税率为45%,这太高了。我建议可以把税率从现在的九档简化成五档或者是六档,最高税率30%就可以了。和全世界竞争,中国必须有一个战略思维,就是从全世界吸引人才。

[ 本贴由 扬明 于 08-1-6 11:22 最后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40

帖子

6226

积分

游客

积分
6226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00: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诺贝尔经济学奖不能授予禽兽(30)
        时寒冰   
    曾有人为中国经济学家无缘诺贝尔经济学奖而愤愤不平。的确,诺贝尔奖应该授予中国的经济学家,别的不说,仅在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创新方面,绝对没有哪个国家的经济学家敢和中国的相比。
    有经济学家说,人民币升值,资产价格要重估,房价要上涨;在另一个时刻,他又勇敢地说,人民币贬值,人们要通过买房保值、升值,房价要上涨。对经济学理论活学活用到如此神出鬼没的地步,纵观当今世界,还有哪个国家有此类经济学奇才?
    不妨再举几个中国经济学家的创新性言论,这些言论代表了中国经济学界的至高境界:
    著名经济学家厉某说:“中国是否应健全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我建议取消所谓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能力。”(寒冰注:这种理论如果再丰富一下,完全可以出一本《禽兽经济学》,即以禽兽般的冷血对待生灵,以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榨取他们的血汗。这绝对是经济学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理论突破。)
    著名经济学家胡某说:“洪水有利于经济建设。”著名经济学家刘某进一步说:“1998年特大水灾刺激了需求,拉动增长,光水毁房屋就几百万间,所以水灾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35%。”
    (寒冰注:发展经济的捷径啊!每逢雨水季节,只需组织人力去扒河堤,制造滔滔洪水即可。经济学家在提及这种理论时,难道没有想到那些被洪水吞噬的生命吗?这种空前绝对的创新没有被纳入诺贝尔奖评委的法眼,实在太可惜了!)
    著名经济学家樊某说:“国有企业迟早要卖。既然如此,得先卖效益好的,不然,以后效益不好就没人要了。”著名经济学家张某更进一步:“即使是零价格甚至负价格转让(国企),国家也不一定吃亏,因为很多国企都有很多的负债和职工负担,这就好比你带着女儿改嫁和你单身一个人改嫁时的谈判能力肯定是不一样的。”
    (寒冰注:这种理论完善一下,可以出一本《败家子经济学》向世界推广。)
    …………
    今天为什么突然提到这些。这因为被一篇报道惹得我气不打一处来,不写此文难以入眠。
    2008年1月5日,最早祭出“为富人说话、被穷人办事”旗号的著名经济学家茅某在广州某大学演讲时指出:“如果降低高校学费,是让不穷的人,有能力支付高学费的人搭了这个便车。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提高学费,通过提高的学费,以增加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贷款,来解决穷人上学的问题。”茅某说:“我也主张电价上涨。目前,中国的电价是政府补贴的。但穷人一个月只用10-30度电,富人一个月则可能用300度电,政府的补贴实际上补给了富人。正如高校学费一样,“电费应该提价,然后用提高最低生活标准的办法来补助穷人。”
    著名经济学家茅某的这种观点已经不再是创新了。因为这个理论的开创者是著名经济学家张某,他指出:“中国目前为什么穷人上不起大学?是因为收费太低。一个真正好的体制,我可以收费高,但我花80%在奖学金上,穷人就上得起大学了。”张某还说:“北大本科生一年的成本是20000元,一年的学费4000元,剩下的16000元都是政府在补贴,这是穷人在补贴富人。为什么不让富人多出些钱呢?比如说,学费就可以收20000元,贫困家庭的孩子就给他全额奖学金,这就是富人补贴穷人了”。
    很多人反感这种经济学理论,我要说的是,这两位经济学家太伟大了,这种伟大的理论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任何理论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的,该理论成立的前提是:
    第一,富人的孩子都是傻B,他们学习成绩都差得不值一提,永远与奖学金无缘,而穷人的孩子个个聪明绝顶,奖学金悉数被他们获得。
    第二,学费提高到两万的情况下,穷人家的孩子都不辍学,还能拥有正常进大学校门争取奖学金的机会。
    第三,多收的学费腐败官员不贪污、乱收费毛病缠身的学校不侵占,完好地以奖学金的形式发给穷人的孩子。
    第四,所有的人(包括富人)都丝毫不隐瞒自己的财富,都坦诚地告诉天下人他们是富人,然后,自告奋勇地接受学费涨4倍以上的事实,无怨无悔,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刻意装穷,隐瞒自己的财富,变着法儿偷逃税款。
    第五,既然学费都转嫁给富人了,国家不用再承担公共产品的责任,财政不用再给大学拨款,而面对政府的不作为,公众兴高采烈,毫无怨言。
    …………
    倘若没有这些条件支持,这种通过提高学费让穷人孩子上得起学的理论简直像白痴的呓语。中国的学费之高,按照收入比来算,已经算得上是世界之最,学生家长苦不堪言。从公共财政的投入来看,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0年达到4%”,这个数字也被作为唯一的数字性指标写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但时至今日还没有达到。而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约为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了9%左右,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也达到了4.1%。我国甚至低于非洲穷国乌干达。在这种情况下再提高学费,情何以堪?

    再看看提高电价让穷人受益的理论,这绝对是著名经济学家茅某的创新,张某只是提到了学费,而没有提电价。茅某认为,“电费应该提价,然后用提高最低生活标准的办法来补助穷人。”
    这个理论要成立,同样需要许多条件:
    第一,那些因电价大幅度提高负担加重却又达不到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低收入者,能够承受高昂电价之苦。
    第二,电价提高受益的垄断的发电、电网等企业个个都是活雷锋,他们把因电价提高而获得的收益完好地交出来,用以补贴穷人,而不用多获取的收入为自己多发工资、奖金和福利。
    第三,大幅度提高电价不推动物价上涨,不给居民造成负担——当然,这需要改变现有的经济学原理,因为正常情况下,电力作为上游重要的能源价格,会直接影响到下游许多行业的成本,生产环节成本一旦提高,很容易产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同时由于电力需求的刚性特征,电价一旦上调极有可能引发终端消费价格的集体上涨。而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则带动工资、利率、租金等上涨,导致生产成本提高,进而引发产品价格全面上涨,加剧通货膨胀压力。
    第四,所有的人对电价上涨都欣然接受,并且欢呼雀跃、感恩戴德。
    …………
    倘若没有这些条件支持,通过提高电价然后补贴穷人的理论同样像白痴的呓语。
    更白痴的是搭便车的说法。经济学中的搭便车是在公共物品购买时出现的,由于公共物品具非排它性——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能排斥其他人对其同样的消费,所以有人就会有获得利益而逃避付费的行为,解决的办法是靠政府统一征税来购买公共物品。而在完成税收征缴工作以后,政府就应该全力以赴地向纳税人提供公共产品,而在享用公共产品方面,每个纳税人(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如果在分享公共产品方面人为制造不公平才是危险的,世界上哪个国家敢这样做?哪里来的搭便车?我怀疑这位著名经济学家连本科学业都没有过关。
    是的,许多经济学理论一旦被活学活用就没有谱了。按照著名经济学家茅某的说法,他是在“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但结果可能是相反的。大幅度提高学费的结果是穷人的孩子被阻挡在校园外,富人的孩子可以更从容地分享公共产品;大幅度提高电价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穷人痛苦地面对新增的负担,而富人再不用担心因负荷过重而出现的停电困扰……
    中国不缺少聪明的经济学家,但缺少良知,缺少悲悯情怀,缺少作为学者应该有的独立性。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提及过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说法:在2007年7月份,我就撰文指出:我们已经开始处于全面通货膨胀时代。但是,仍有许多经济学家在强调是“结构性通货膨胀”。什么是“结构性通货膨胀”?经济学上何时出现了这个怪异的理论?我体胖了、腰粗了仅仅眼睛没有变大就说是“结构性肥胖”吗?不,正因为“全面肥胖”了眼睛才变小的啊!有所有商品都上涨的通货膨胀吗?
    不看别的,光看看房价的成倍上涨,就知道通货膨胀何等严重了。只是,房价未被列入CPI而只是把租金列入其中,才遮掩了真相,如果不是食品价格上涨,恐怕还在被继续掩盖。但是,通货膨胀就是通货膨胀,用“结构性”遮掩不了,老百姓的钱不顶花了,这就是事实。
    人无良知,再多的智慧也无法让它区别于禽兽。在这个盛行包二奶的时代,有多少经济学在被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所包养,并因此发出一系列匪夷所思的奇谈怪论?他们距离禽兽越来越近,而只能距离诺贝尔奖越来越远。
    我宁愿中国经济学家永远无缘诺贝尔奖,也不愿看着诺贝尔奖遭到亵渎和羞辱。
     写于2008年1月7日凌晨

[ 本贴由 扬明 于 08-1-8 00:44 最后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418
发表于 2008-1-8 07: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49

帖子

3235

积分

游客

积分
3235
发表于 2008-1-8 12: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号号 于 08-1-8 07:11 写道:
好文章!
面对困难时: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面对危险时:活着都不怕,还怕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5928

积分

游客

积分
5928
发表于 2008-1-9 18: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厉以宁确实是禽兽  甚至还不如。。
不要以为车技高明就可以决定一切..就算是舒马赫..也在1999年的银石赛道撞断了腿.. 不要以为车辆很坚固..就算是奔驰..也未能在撞柱的时候保住英格兰玫瑰的性命.. 不要以为好运会永远同在..就算是受到上帝的垂青..他老人家也会有打盹的时候.. 所以..请谨慎驾驶..为了爱着你以及你爱着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40

帖子

6226

积分

游客

积分
622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02: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常问答室第110期]生活在古代还是生活在现代好? (31)
安徽 巫婆斯 问:

我想问,如果有可能,您愿意活在古代还是当下?

答巫婆斯:

最佳的选择是一半一半!

古时的迷人处,是兵荒马乱的日子不论,我们可以选择休闲的生活,可以不受干扰地独自思考,也可以结交三几个知心的朋友无忧无虑地倾谈,对生命的真缔可以看得清楚一点吧。可不是吗?陶渊明写《归去来辞》,可以不为米折腰,多么潇洒,多么写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我追寻了大半生也找不到几天。

苏东坡写《超然台记》,同样令人向往。苏子旷达,我也旷达,但在人浮于事的今天,就算有苏子的才华,也无法写得出他的《定风波》吧。很有点不相信学士写好了《赤壁赋》后,不敢示人,自己要躲起来偷偷地在后园朗诵。如果我有本领写出那个水平的文章,打死也要大叫大嚷,为恐世界不知区区在下的文字功力矣。问题是,尽管文才绝顶,当今之世,应该没有谁可以写得出《赤壁赋》。

可惜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渊明与东坡无疑是人中极品,但没有机会见到二十世纪的数之不尽的发神经的怪现象,不知道人类可以发展成为那个样子,也不知道有互联网这种科技,岂不是辜负了人类的智慧与自私的合并可以产生的无奇不有吗?论紧张刺激,古不如今也。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我找到两个地方,四顾无人,原则上可以筑小居,不食人间烟火,只带几个知音,仿效一下我仰慕了大半生的古人。问题是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虽然明知自己的存在无足轻重,但毕竟自己所学的自成一家,这里那里或可帮一下忙,我要怎样选择才对呢?罗曼罗兰说绝望之为愚妄,正与希望相同;奈特说理想等于绝望;布坎南说绝望等于理想;我说:幻想与希望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40

帖子

6226

积分

游客

积分
622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3: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地产公司还有多少能活下去?(32)  锡恩姜汝祥

——万科系列(一)

    目前中国房地产行业或公司中存在着太多的怪现象,比如最优美的词句不是在文学作品中,而是在房地产广告中。比如《福布斯》中国首富排行榜中,房地产公司出身的占到了三分之一。而这些房地产公司的老总,出身无比丰富,从官员,学者,到律师,广告人,甚至记者,导演,应有尽有。比如最优秀的企业,钱多了最想进的也是房地产,前面有联想,美的,雅戈尔,最近又在传华为。

    当我们奇怪于这种现象时,一个很自然的解释就出来了:房地产很特殊呀,比如土地的供给很有限而且拥有者是政府,比如房子建造必须是在本地进行而无法工业化生产。所以这个行业就无法真正象冰箱彩电行业那样充分竞争,所以房地产目前的种种怪现象就自然而然。

   房地产行业或者房地产公司真的这么特殊吗?

帕尔迪公司:房地产公司为什么也能够进到世界500强?

    在为万科提供战略咨询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受万科受托,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研究美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帕尔迪(Pulte homes)公司,这是一家《财富》500强公司,2005年销售额是145亿美金,在500强中排名455位,占全美国住宅市场份额大约4%。

    在研究的时候,我们基本的出发点就是想回答,房地产公司是不是真的像有人说的那么特殊?结果我们发现,帕尔迪公司从1956年成立,到今天成为美国地产领袖,有过很多变化和创新,但有两点是始终如一的:

    第一是专业化。帕尔迪刚成立的时候,业务主要集中在Detroit 郊区修建居民住房和部分商业用房。50年代末,公司就进行了业务收缩:停止商用住宅建设业务,专注于居民住宅建设业务。到现在帕尔迪公司的业务仍然完全专注于民用住宅。

   第二是质量与客户。帕尔迪公司说自己五十年来,所有的成功都建立在一个始终不变的理念上,这就是:选择在最合适的地方建最好的房子,保证客户体验价值。

     不过,在八十年代之前,美国整个房地产行业的确存在“小公司效应”。从九十年代开始,美国房地产行业进入了“整合期”:比如帕尔迪公司从九十年代中期到目前为止的十年,其销售额总量是过去四十年总和的两倍。而帕尔迪公司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也是在八十年代中期才开始的:帕尔迪公司推出了服务/原材料供应商质量领先计划(PQL),并为公司所修建房屋的结构和原材料进行商业质量保险。

     通过这些努力,帕尔迪公司在两个方面做到了行业领先:一是以客户细分为支撑的精细化运营,被美国《商业周刊》盛赞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50家公司”。二是以并购和战略结盟为基础进行的战略扩张大见成效,成为美国“活跃长者”(active adult)住宅市场的领导者。

    我们都知道,美国最近几年的房地产兴盛,很大程度上与利率下降有关。当最近美国利率开始回升的时候,帕尔迪公司不仅没有降低其利润增长目标,反而调高了目标。为什么?帕尔迪公司管理层对此解释道:我们已经具备了不依赖外在因素获得高速增长的机制,我们是靠土地的战略性储备与精细化运营获得更高的利润。在过去十年发展中,帕尔迪公司的业绩已经证明了,在宏观经济走低的时候,帕尔迪公司的增长率能做到比对手更高!

    与此对应的宏观背景是,美国房地产在最近二十年的平均投资回报率是11.9%,而美国所有产业平均投资回报率是11.7%。在最近二十年,美国最大的五家房地产企业,在全国住宅市场的份额从5%上升到15%。

    这说明了什么?首先美国房地产行业并不是一个暴利行业,而是一个平均利润行业。其次,当一个行业回归平均回报行业的时候,大公司就容易形成。

中国还有多少房地产公司再活十年?

    这种对应关系同时还说明了一个基本的道理,只要一个行业所提供的产品是商品,而不是社会公共品,这个行业就将遵循基本的市场规则:企业的成败将主要由企业竞争能力决定,而不是外在资源或地位。那怕是房地产这样特殊的行业,最终也会发展到与彩电、冰箱一样充分竞争的地步。

     反过来看中国房地产。当国家对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宏观政策,愈来愈市场化,愈来愈法制化之后,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会发生什么变化?我相信一个很自然的结果就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也必将象美国房地产市场一样,会出现一个充分竞争的局面,这种局面下的公司强弱,就主要是由公司竞争力而不是土地或资金等外在要素所决定!

    在这种逻辑下看目前国内的房地产公司,会发现大部分公司目前的优势都注定是暂时而短暂的。因为我们大部分公司的能力主要建立在土地上,建立在住宅市场过剩的需求上。

    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同出身的人,不管是官员、记者还是演员,转眼就可以成为土地大佬?原因在于,他只要拿到第一手好地,怎么都赚钱。为什么有那么多优美的文学词句会突然出现在房地产公司的广告上,原因在于,消费者对住房的需求已经被压抑了四十多年了,目前是所谓的“爆发期”。同样,为什么那么多公司都要挤进地产?原因在于这个市场的巨大利润与不规范。

    有一句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如果青山留不住,今天日子异常好过的房地产公司又当如何?

     这种时候,还是不要关起门自我感觉良好,王石说的好,今天从市场拿到的暴利,明天就会还给市场,持续赢利才是根本。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当04年国内的顺驰还在沉浸于要过一百亿,要超过万科而沾沾自喜时,万科却根本不把顺驰当对手,而是选择美国著名的500强公司帕尔迪为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40

帖子

6226

积分

游客

积分
622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6: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天门城管和湖北孙志刚(33)

邹蓝

湖北天门,俺核查一下,地名好像没什么由来。既然没什么历史说法的由来,那么我可以随意根据字面意思,把这个地名解读为“天堂之门”或“上天之门”。当然后一种解读则是“上西天”的意思。

可不是,天门的城管有生杀大权,一个吃饱了撑的人照相,几十个城管嫌他多事,免了拘捕令、免了公诉人,免了地方中级法院判决,免了省高院的审核,免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批准,免除了所有这些程序,直接把这个人送上了西天。看来这天门,并非“天堂之门”,而正相反,是“地狱之门”。

从此各地客人到天门地头要特别小心,稍微不谨慎,人家就地很方便通过自家开启的小门,把你直接保送进天堂。城管怎么成了阎王爷门下的判官牛头马面?京城都有城管因为如狼似虎而被弱者陷入绝境而拿出刀来捅死。兔子急了也不得不咬人呢。

还记得孙志刚吗?也是湖北人。在广州无辜遇难。这事件闹大而惊动中南海,温总理一声令下,废止了强制收容制度而大快人心。现在天门死难的,也是一个湖北人。不过这次是湖北人打死了湖北人。而且这个湖北人不仅无辜,而且与牛头马面的事情根本无关。他的唯一“错误”就是敢于站出来记录为国法所不容的政府工作人员的暴力行为。只因为这个,他就成了城管的眼中钉肉中刺而必置其死地而后快。

是否天门城管事件也最后也会导致中央将全国各地口碑都是不利和谐社会,却只有利于地方官把粗糙不好看的驴粪蛋表面弄光的城管机构取缔?南方都市报有评论文章说,如此滥用暴力的城管,几乎等于地方长官可以随心所欲使用的团丁团练私人武装。
再考虑近期好几个县官将公权领地化而随意指使司法执法机构未经合法程序逮捕扣押没有犯罪的人,如此团丁团练坐大,势必成个别县市长官的保镖打手。

我期盼中央部委调整而取缔城管,让这些恶判官失业上街摆摊,让这些对穷困老百姓如狼似虎的人,也被其他剩余的胳膊戴红箍,头上套大盖帽的人折腾折腾。算以毒攻毒吧。

天门,一个可能把无辜老百姓送上西天之门的地方。大家小心绕着走吧。

2008-1-12



人民网-人民日报   ● 市委、市政府态度鲜明:对凶手严惩不贷

  ● 全面整顿执法队伍,城管局长被免职

本报武汉1月11日电 (记者 顾兆农)湖北省天门市城管人员打人致死案件发生后,天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1月7日当晚,公安部门连夜进行案件调查,控制涉嫌人员24名。

目前,已对包括城管局纪检组长孙代榜在内的4名犯罪嫌疑人予以刑事拘留,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城管局局长齐正军已被免职,接受调查处理。当晚,市委领导同志对死者家属进行了安抚和慰问。

邹蓝评论,这不过是头疼医头,不从国家体制上解决,无非今后二天门,三天门再死人后,地方政府装没事,再撤职法办几个打手兼替罪羊而已。天门市长怎么不引咎辞职?天门书记怎么不自请处分?

[ 本贴由 扬明 于 08-1-14 16:36 最后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21 18:13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