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12-8 13: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CEO省长” 开辟海南发展新思路 ZT
卫留成:“CEO省长” 开辟海南发展新思路
时间:2005年07月31日14:44 来源:CCTV《新闻会客厅》
卫留成:“CEO省长” 开辟海南发展新思路
友情嘉宾:
廖逊 海南省行政学院院长
迟福林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李运强 香港海南总商会会长
潘石屹 SOHO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白岩松: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决策者说》。海南省省长卫留成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名字,因为不论是从中海油CEO的角度,还是当选中央电视台2001年年度经济人物。
白岩松:卫总当了省长,是一个企业家型的领导呢,还是做领导时带有企业家意识?
卫留成:我现在我只能面对现实了,你要让我选择的话我还是愿意做企业家,但是新的挑战临近你的时候,我还是接受了这个挑战,而且愿意把省长的工作做好。
在中海油工作期间,卫留成有两个习惯为人熟知.一是一直保持了用英语写日记的习惯;二是他接到报告,如果第一页的前半页还没有说明白,就意味着这个报告作废了。
国际化,高效,前卫,这就是身为企业家的卫留成给人的印象。但是现在,他必须脱离自己熟悉的企业文化,融入到机关工作的氛围中。他将如何给自己定位?而企业和机关文化的碰撞又将给他,给海南带来什么呢?
白岩松:我听说您当了省长依然把自己定位为CEO,理由是什么?
卫留成:大概一方面是我当CEO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另外我觉得作为一个省长,对政府的运行,政府的运作,特别是在国有资产的运营方面,很大程度上很像CEO。
白岩松:我听说您作为省长给底下的很多人发了《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基于什么样的想法?
卫留成:我2003年年底到海南去工作的,正好2004年年初春节的时候,我想我应该给我的部门的厅局长们和市县长们送一个什么样的礼物,后来我就买了一百本《致加西亚的信》,给他们买了一百本,这本书我在中海油的时候给中层干部也都送过,听说美国不止一届总统给他们的办公室人员都送过这本书,为什么送这本书呢?当时我就意识到,能不能创造性地去执行一个任务,是这个政府提高效率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事实上我刚去的时候,从企业到政府,我很不习惯,最不习惯的就是在执行这个问题上,有些时候感到太慢,效率比较低,我去的第一个月就检查了一下,开办公会和批示的文件有57件吧,查的结果,大概两件全部办完了,其它20件在办,另外大部分都还在等待,这时我意识提倡执行力在政府系统中非常重要。
白岩松:很多接到书的人有没有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到,这可能是一种温和的批评?
卫留成: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感到是一种批评,至少他们感到这是一种提倡,实际上我们的很多政策非常好,文件写得也非常好,但是他没有执行好,或者是没有执行,所以就翻来覆去地。因为如果政府老是讲这样那样,但最后做的不是那么回事,老百姓就会有想法。
白岩松:请问海南省行政学院的副院长廖逊,您知道这件事儿的第一反映是什么?
廖逊:我感到这个切中时弊,确实是有问题,特别是我听到57个批件只做了两个。当然办好也不是很容易,因为这里也确实有一些困难,现在这个时代是从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的时代,我们这个机关文化也是从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时代的机关文化,有了这个企业文化在这儿起到一种催化的作用,所以我觉得那本书实际上就体现了这种精神。
白岩松:已经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卫省长自己看到的效果有哪些?
卫留成:我觉得效果应该说还是比较明显的,首先说我在政府报告的时候,那是斗胆在政府报告里写了一部分,倡导政府执行文化,那是把企业的这种执行文化实际上是优秀企业的一种企业的文化,推行到政府里去。办公厅有一个督办处,他们曾经做了一个统计,去年一年应该说领导的批示和办公会议纪要落实的程度达到了80%以上,应该说是,而且大家机关干部都在认识上,或者说在工作过程当中有一种感觉,说这样的事情到了我手里我是一定要办的,而且要尽量快点办,当然还是要有一个过程。
白岩松:对于“经营政府” 这四个字,我们该怎么理解?
卫留成:应该说不是个很容易的,理论界有这个提法,叫做经营政府,我感觉首先是对政府的国有资产,要通过市场化运作使它增值最大化,能够为这个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最大的贡献,这个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现在应该说做得相当成功,而且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大广灞水库二期,7年到8年以来,省政府都想把它建起来,就是缺三亿资本金,水利部和发改委就说,你自己要有资本金,中央政府会支持,但是省里就是没有这三亿资本金,议论了好多年,没有启动。后来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就把大广灞一期的股权,31%的股权转让给了国电公司,卖了三亿一千万,然后拿着三亿一千万做资本金,现在水利部、发改委这个项目基本上,这个项目总投资要24个亿。国家给一部分国债,我们再贷一部分款,这个项目就起来了,而省里可以说你一分现金没掏,就把这个事情大项目办起来了。
白岩松:您长期是在企业文化中,在做管理工作,相对简单;但是机关文化相对复杂,现在您只能或改造它,或适应它。适应是多少比例,改造是多少比例?
卫留成:我看是首先必须去适应,然后我必须去改造它,要说比例,很难说,反正我是去了这一年多的时间,我觉得我们也改造了很多的环境,我也适应了很多当地的东西,
海南虽然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但实际上却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甚至不能和大陆地区的经济强市相比。以2004年为例,海南全省的GDP为790.12亿元,相当于广东东莞市的70%左右(1155.3亿元)。尽快的让海南经济驶入快车道,也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由于海南是一个投资拉动型的海岛经济,要发展海南经济,首先必须留住资金。2004年,事隔九年之后,海南第一次到香港招商,卫留成亲自挂帅;而2005年,也被确定为了海南的投资环境建设年。
白岩松:您有一个绰号了,“高尔夫球省长”,请了一百多个在中国的美国商人到海南打高尔夫球,您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卫留成:实际上那是去年2月份,美国中国商会的一百来位企业家,他们到海南,他们商会主席找我,说他们想到海南来看一看,最好是能跟我打一场球,我说你们来看看我非常欢迎,而且我就希望你们在这儿多打两天球,但是我不能陪了,原因那天正好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省长,我如果去了这省长就选不上了(笑)。但我觉得这次活动的效果不亚于开一个小的召商会,今年又有荷兰商会邀请了荷兰一百位顶尖的企业家和中国一百多位企业家,今年秋天又要到海南,三天时间,半天会,两天球。其实坦率地说,如果我说海南省去招商,到荷兰能把这一百位顶尖的企业家请到很不容易,但是现在我没有请,他们自己送上门来了,我觉得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育活动,重要的是一种交往,一种联系,实际上也是招商的一种方式。
白岩松:2004年的时候您说了一句话,海南如果再发生让投资者生气的事儿,决不轻饶,当时在什么氛围中说这句话?
卫留成:那是我在香港,去年11月底在香港招商,那是历经九年之后吧,海南第一次回到香港招商。我有一个故事,我去招商的时候,我一下飞机到机场接我的是海南香港商会会长李运强先生,他开奔驰车去接我,然后路上我们俩就聊天,我说听说海南有些有钱的乡亲说,宁可到海南去捐钱,也不愿意到海南去投资。结果他说,卫省长,那就是我说的,在这种背景下,我在我们海南商会的一次聚餐会上讲的这个话。
李运强:是这样的,老实说在工业方面投资,在海南的都是亏的,有很多问题,有政府的问题,有环境的问题,但环境的问题没有办法,天时地利人和。但是如果政府办事有问题的话,就让人有点怨气。所以我们就说,海南是家乡,学校要办,我们就捐款算了,回去做投资一肚子气回来,麻烦。
白岩松:影响在海南投资的问题主要在哪儿?
李运强:就是海南就有点奇怪的,是官场文化,我们说的官场文化就是说,刚才开玩笑嘛,国家政策下,不违反之下,有些时候你要帮帮忙,开开绿灯的,但是恐怕有些官员他忘记转绿灯。每一天都是红灯,动不了,所以这样的情况下很难说。 |
|